[实用新型]一种带旋转把手的牵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0077.X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4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姜杰;于修义;耿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杰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把手 牵引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旋转把手的牵引器。
背景技术
在胸腔镜手术中,有限的空间使器械的灵活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器械之间的相互干扰,血管闭合器对血管定位性的欠缺,血管周围组织分离不十分清楚,有可能钳闭无关且有用的组织,所以准确无误的闭合血管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与血管闭合器配合使用,辅助血管闭合器进行准确定位的带旋转把手的牵引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旋转把手的牵引器,包括牵引头、杆身、旋转把手,所述的牵引头设置在杆身的一端,杆身的另一端连接旋转把手。
作为优选,牵引头为端面设置向内延伸的牵引腔,用于容纳血管闭合管伸入组织的一端。
作为优选,牵引头为柱状结构,并与杆身形成夹角。
作为优选,牵引头与杆身的夹角为钝角或直角。
作为优选,旋转把手的一端嵌入安装在杆身的一端内。
作为优选,杆身的端面向内开设有凹孔,凹孔的孔壁向四周设置有多个珠槽,旋转把手一端开设有横向方向的通孔,通孔中设置有弹簧,通孔两侧分别设置凸球的卡块,卡块夹设在孔壁与通孔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珠槽均匀分布在同一平面上。
作为优选,旋转把手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指环。
作为优选,牵引腔的顶面为拱形顶,牵引腔的底面为平面。
作为优选,牵引腔的平面到牵引腔的拱形顶的高小于平面的宽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使用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牵引器准确对血管定位,使血管闭合器快速无误的闭合血管,减少出血,并可获得良好的操作空间和手术视野,能够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牵引器能够顺利牵引胸腔血管闭合器,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助手及护士的工作量;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牵引器取材方便、制作容易,造价低廉,使用方便,且可以反复使用,降低了手术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杆身的透视图;
图5是旋转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旋转把手安装位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中:1是牵引头,2是杆身,3是旋转把手,4是牵引腔,5是凹孔,6是珠槽,7是通孔,8是弹簧,9是卡块,10是指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旋转把手3的牵引器,包括牵引头1、杆身2、旋转把手3,所述的牵引头1设置在杆身2的一端,杆身2的另一端连接旋转把手3。旋转把手3的一端嵌入安装在杆身2的一端内。牵引腔为了更好地配合血管钳,要求牵引腔为扁平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牵引腔的顶面为拱形顶,牵引腔的底面为平面。牵引腔的平面到牵引腔的拱形顶的高小于平面的宽的一半,即牵引腔是一种扁平的结构,能够更地实现与血管钳的配合。
如图3所示,牵引头1为端面设置向内延伸的牵引腔4,用于容纳血管闭合管伸入组织的一端。牵引头1为柱状结构,并与杆身2形成夹角。
在实际操作中,出于方便操作的考虑,本实施例中,牵引头1与杆身2的夹角为钝角或直角。
如图4所示,杆身2的端面向内开设有凹孔5,凹孔5的孔壁向四周设置有多个珠槽6。为了实现旋转的流畅与准确,所述的珠槽6均匀分布在同一平面上。
如图5、图6所示,旋转把手3一端开设有横向方向的通孔7,通孔7中设置有弹簧8,通孔7两侧分别设置凸球的卡块9,卡块9夹设在孔壁与通孔7间。为了方便操作,旋转把手3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指环10。
当旋转把手3安装在杆身2内,处于稳定状态时,卡块9的凸球位于珠槽6内。当需要旋转时,转动旋转把手3,在转动推力作用下,卡块9的凸球受珠槽6的挤压,向弹簧8施加压力,弹簧8在压力作用下进行收缩,卡块9的凸球离开珠槽6。继续转动旋转把手3,当到达下一个珠槽6时,卡块9的凸球落入珠槽6,弹簧8恢复,在弹簧8的作用力下,卡块9的凸球稳定在珠槽6内,旋转把手3稳定。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杰,未经姜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00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机交互控制方法、智能电视、穿戴式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媒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