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用通径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9961.1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5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杰;刁林涛;许俊洋;刘东升;黄引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河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2 | 分类号: | E21B3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用通径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开采中的油管内壁清洁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油田用通径规。
背景技术
油田的油水井常常需要下入大量的油管在井内,在连续作业时,油管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在井内完成抽油、注水等工作,久而久之,油管的内壁面上就会生成死油、水垢、铁锈、有机垢等硬质杂物,介于油管还常常被用于测井仪器的下放,为了测井仪器能够顺利下井,还需要经常检查油管的弯曲变形情况以及对油管内壁进行清理,而通径规就是检查油管的弯曲变形情况以及清理油管内壁的常用工具。
公告号为CN2180775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油管通径规,该通径规包括滑动顶杆以及分设于滑动顶杆前后两端处的前涨芯座和后涨芯座,其中后涨芯座上通过销钉连接有活动刮片。该通径规的刮片通体为圆形,因此每个刮片在工作时的刮削面积相对较大,为了能够保证其有足够的刮削动力,该通径规在工作时是以蒸汽压力为动力,这无疑造成了大量能源的浪费,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也仅能以单根9.6米长左右的油管为工作对象,不能实现对油井内油管的清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油井内的油管进行清理的油田用通径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油田用通径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油田用通径规,该通径规包括刮擦体以及固定在刮擦体下端的加重杆,刮擦体包括两个以上沿上下方向分布的刮擦节,每个刮擦节均包括套筒和刮片,刮片有两个以上并且绕套筒的轴线互相间隔的布设在套筒上。
各刮擦节上的刮片的下端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一起拼接成一个整圆。
刮擦体中还穿装有可上下滑动的调节杆,调节杆与刮擦体止旋配合,每个刮擦节的套筒上还分别设有簧箍和涨芯套,刮片铰接在相应的套筒上,各刮片的铰接轴线均与套筒的轴线空间垂直交叉并且每个刮片均在套筒上形成跷跷板结构,簧箍在刮片的上端处将各刮片箍在一起,涨芯套在刮片上方处上下可滑动的套在套筒上并且通过螺钉与调节杆固定在一起,套筒上设有与螺钉在上下方向上限位配合的限位孔,位于最上方的一个刮擦节的套筒上转动装配有调节套,调节套与相应的套筒上下防窜动配合并且与调节杆形成丝杠螺母机构。
所述涨芯套为上大下小的锥套。
所述刮片的上端面为自下而上逐渐远离相应套筒的斜面。
相邻两刮擦节的套筒之间螺纹连接。
在该油田用通径规中,由于刮擦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加重杆,并且刮擦体的每个刮擦节均包括套筒和刮片,刮片有两个以上并且绕套筒的轴线互相间隔的布设在套筒上,因此,在使用的时候,较之于现有的通体为圆形的刮片来说,通径规在上下方向上任意点处与油管的接触面积都相应的变小了,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通径规在油管中进行刮擦动作时的阻力,另外,由于加重杆的存在,能够进一步依靠中重力来为通径规的工作助力,从而可实现对油井内的油管的清理。
更进一步的,当各刮擦节上的刮片的下端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一起拼接成一个整圆时,则可在通径规每次上下时均能对相应的油管进行无死角刮擦;调节杆、涨芯套、簧箍以及调节套的设置均是为了实现对通径规的外径的调节,使之能适用于不同管径的油管;采用锥套作为涨芯套是为了便于插入至刮片后端与相应套筒之间的间隙中;将刮片的上端面设为斜面是为了与锥形的涨芯套配合;使相邻两刮擦节的套筒之间螺纹连接是为了便于对某一刮擦节的拆卸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油田用通径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油田用通径规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通径规包括刮擦体,刮擦体的上端处设有绳索接头(图中未示出),其下端固定装配有加重杆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河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河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99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