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槽无刷直流电机定子绕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9339.0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0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华;文国钱;刘胜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恒驱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85 | 分类号: | H02K15/0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槽无刷 直流电机 定子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槽无刷直流电机定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槽无刷直流电机定子的绕线机构。
背景技术
无槽无刷电机具有诸多优越性,比如效率高,转速高,噪音低,振动小,而实现这种优越性的便是电机内部的结构。由于电机的效率的高低、输出功率的大小,转速的快慢等电机的性能参数与电机内部定子绕组有极大的关系,不同的绕线方式对应不同的电机性能,现在的无槽无刷直流电机,定子绕组均是手工制作,这种制作方式有诸多缺陷:绕线速度慢,不利于批量生产;绕线时,漆皮线受力不均匀,导致绕组针孔的数量过多,从而引起电机的性能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性能优良的绕线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槽无刷直流电机定子绕线机构,包括定子、电线、绕线环和绕线机;所述定子上设有一空腔和多个用于排布电线的绕线槽,所述绕线槽均匀的分布在定子上;所述绕线环上设有用于储放电线的储线槽,所述电线容置在储线槽内;所述绕线环置于空腔内;所述绕线机与绕线环驱动连接,所述绕线机与定子驱动连接。
其中,所述绕线环包括第一环部和第二环部,所述第一环部的一端与第二环部的一端铰接,第一环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环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部与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定子包括一个铁芯和两个绕线架;所述两个绕线架与铁芯固定连接,所述绕线架上设有绕线槽;所述铁芯为冲压叠柳铁芯。
其中,所述定子上设有六个绕线槽;所述绕线机每次驱动定子在水平方向上的转角为60°。
其中,所述定子上设有三个绕线槽;所述绕线机每次驱动定子在水平方向上的转角为120°。
其中,所述定子上设有九个绕线槽;所述绕线机每次驱动定子在水平方向上的转角为40°。
其中,所述定子上设有十二个绕线槽;所述绕线机每次驱动定子在水平方向上的转角为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槽无刷直流电机定子绕线机构,通过绕线机驱动绕线环转动,先将电线预置在绕线环上的储线槽内,再将储线槽内的电线均匀排布在定子的绕线槽内。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机构,将电线缠绕到绕线环的过程以及绕线环将电线缠绕到定子的过程,均是通过电机驱动完成的,实现了绕线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产品的批量生产。此外,机械化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避免了人工生产时的诸多人工失误,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而且相对人工绕线,机械绕线时,漆皮线受力均匀,绕组针孔的数量少,电机的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槽无刷直流电机定子绕线机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环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环的横截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的正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绕线环 11、第一环部
111、第一连接部 12、第二环部
121、第二连接部 13、储线槽
2、定子 21、绕线槽
22、空腔 3、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槽无刷直流电机定子绕线机构,包括定子2、电线3、绕线环1和绕线机(图未示);定子2上设有一空腔22和多个用于排布电线3的绕线槽21,绕线槽21均匀的分布在定子2上;绕线环1上设有用于储放电线3的储线槽13,电线3容置在储线槽13内;绕线环1置于空腔22内;绕线机(图未示)与绕线环1驱动连接,绕线机(图未示)与定子2驱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槽无刷直流电机定子绕线机构,其工作原理如下:
绕线机(图未示)先驱动绕线环1反转,使电线3缠绕在绕线环1上的绕线槽21内;将电线3一端固定在定子2上,绕线机(图未示)再驱动绕线环1正转,使绕线槽21内的电线3均匀排布在定子2的绕线槽21内;当一个绕线槽21绕线结束后,绕线机(图未示)会驱动定子2在水平方向上转动一定角度,开始进行下个绕线槽21的绕线动作,依次类推,直至完成所有绕线槽21的绕线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恒驱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恒驱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93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