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收镀银废水和银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9266.5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2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沈德华;范正芳;秦晴;康佑军;高娟;李瑞鹏;张伟;宁军;吴冬飞;纪国庆;裴宁;黄亚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源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9/06;C25D21/20;C25C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镀银 废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收镀银废水和银的系统。
背景技术
电镀废水中含有多种重金属成分,按照“达标排放”的技术设计,经处理“达标”的废水排放,依然对环境有一定污染,同时由于电镀使用的金、银、铜、镍、铬等原料,都是价值很高的贵重金属。针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成分回收价值高,处理不当对环境危害严重的特性。发明人经过对电镀废水多种处理方法反复试验和运用,找到了一种较经济的直接从清洗槽中回收单一金属离子,实现清洗水和金属离子全部回用和对电镀清洗水进行分类处理循环利用的方法,分别于2008年11月和2010年4月申请了发明专利(专利号分别为:ZL200810235197.1;ZL201010156033.7),上述发明有效的解决了镀铜、镀镍、镀铬废水的循环利用,及铜、镍、铬的回收问题,由于镀银废水的化学和物理特性与上述废水差别很大,镀银废水的循环利用和银的回收问题未能涉及。现有的镀银废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电解法、金属置换法、离子交换法和吸附法。化学沉淀法是传统的“达标排放”处理工艺,操作简单,其最大不足是生产用水不能回收利用,废水中的银沉淀为固废以后二次回收难度大成本高;电解法是利用金属的电化学性质,在直流电作用下而回收废水中的银,是处理含有高浓度电沉积金属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处理效率高,但该法缺点是不适用于处理较低浓度的含银废水,并且电耗大成本高,无法直接用于镀银废水的处理;离子交换法操作简单便捷,但由于离子交换剂选择性强,制造复杂,成本高,再生剂耗量大,因此在应用上受到很大限制;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的独特结构回收金属银。使用不同吸附剂的吸附法,不同程度地存在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污泥产生量大等问题,处理后的水难于达标排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以及镀银废水中的银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将特定的膜处理技术和传统的电解方法相结合,提供了一种用于从镀银废水中直接回收银,同时使镀银废水得到净化处理,从而返回生产线循环使用的回收镀银废水和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回收镀银废水和银的系统,包括电镀槽22、一级过滤净化系统、预处理水箱6、二级过滤净化系统、一段循环分离系统、纯水箱13、中间水箱14、二段循环分离系统和电解槽23,所述一级过滤净化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原水箱1、原水泵2、石英砂过滤器3、活性炭过滤器4和精密过滤器Ⅰ5,所述二级过滤净化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增压泵7、精密过滤器Ⅱ8和UF超滤主机9,所述一级过滤净化系统的出口连接预处理水箱6的一个入口,该预处理水箱6的出口连接所述二级过滤净化系统的入口;所述一段循环分离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一段高压泵11和一段反渗透膜主机12,所述二级过滤净化系统的出口连接超滤水箱10的入口,该超滤水箱10的出口连接所述一段循环分离系统的入口,所述一段循环分离系统中一段反渗透主机12的浓缩液出口连接中间水箱14一个入口,一段反渗透主机12的纯水出口和纯水箱13相连;所述二段循环分离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增压泵15、保安过滤器16、二段高压泵17和二段反渗透主机18,所述中间水箱14的出口连接所述二段循环分离系统的入口;所述二段循环分离系统中的二段反渗透主机18的淡水出口连接所述预处理水箱6的一个入口,二段反渗透主机18的浓缩液出口连接所述中间水箱14的另一个入口;所述中间水箱14的出口还和连接所述电解槽23的入口。
所述纯水箱13的出口和电镀槽22的入口连接,所述电镀槽22的出口和所述原水箱1的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精密过滤器Ⅱ8和所述UF超滤主机9的连接管路上设有一个控向阀。
优选的,所述一段反渗透主机12和所述中间水箱14的连接管路上设有一个控向阀。
优选的,所述二段反渗透主机18和所述中间水箱14的连接管路上设有一个控向阀。
优选的,所述中间水箱14分别和所述电解槽23、所述二段循环分离系统以并联方式连接,分别在所述并联管路上设有一个控向阀。
所述活性炭过滤器4优选选用果壳活性炭作为滤芯;所述一段反渗透主机的渗透膜优选采用sw30hr-320聚酰胺复合膜;所述二段反渗透主机的渗透膜优选采用sw30-380聚酰胺复合膜。
所述电解槽23为同心双筒电极旋流式电解槽;电解槽的电源采用直流电源;电解槽的阴极与阳极分别采用不锈钢、钛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源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源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92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