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室不参振的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18425.X | 申请日: | 2013-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6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丁应生;陈汉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应生;陈汉新 |
| 主分类号: | F26B3/092 | 分类号: | F26B3/09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 地址: | 43002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室不参振 多层 振动 流化床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具体为一种风室不参振的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机。
背景技术
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如ZL98251141.8及ZL200720035455.2所述,由于热风由下而上多次穿过布风孔板和位于布风孔板上的待干物料,热风多次与物料进行热质传递和交换;而单层布风孔板的振动流化床,热风只是一次与物料进行热质传递和交换后就被排放了;因此,多层振动流化床与单层振动流化床相比,具有干燥效率高、能耗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是,现有的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其风室都是参振的——都是设置在下层布风孔板所在的床体内;在床体的驱动下,床体与下层布风孔板作同时同样的振动,如ZL98251141.8及ZL200720035455.2所示。在振动流化床中,真正需要具有振动运动的构件是布风孔板,依靠布风孔板的振动实现板上物料的流态化运动,由进料口运动至出料口。风室参振——风室设在床体上,由此产生的影响在于,由于床体增加了因为构建风室所需要的材料的重量,就需要使用较大的激振力和采用较大的振动电机;较大的振动电机,安装尺寸大,回头来又导致床体加高,重量增加,这样双重作用使该层床的重量增加,机器成本增加;同时,参振质量大,就需要电机的激振力大,导致传递给地基的作用力增大,特别是由于这种作用力是交变性质的载荷,它的增大,不利于其相邻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对地基和厂房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向布风孔板必须更长更宽发展,即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时,上述带来的问题更加突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存在的上述不足,通过改进,提供一种风室不参振的多层振动流化床干燥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设有进料口和排风口的上盖、至少两层振动流化床、风室和出料口,所述振动流化床设有激振器、床体、弹性支撑装置、布风孔板和下料口,所述出料口的进料端与最底层振动流化床的下料口连通,所述上盖与振动流化床之间通过软连接相连接,所述振动流化床与风室之间通过软连接相连接。
所述风室内设有换热器或/和匀风装置。
所述至少两层振动流化床中的一层位于风室下方,用于冷却烘干后的物料,所述位于风室下方的振动流化床与风室通过软连接相连接。
所述弹性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块、弹簧和支撑座,所述弹簧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块和支撑座相连,所述支撑块与振动流化床的床体相连。
所述软连接的材料为帆布、滤布、橡胶或塑料。
本实用新型之风室支撑或吊挂在机座或楼面上,风室不振动,一方面,风室不受振动力的作用,降低了风室结构强度的要求,可以节约成本,主要的是另一方面,风室不参振,减小了该层振动流化床参振的质量,使得使用较小的激振力和较小的振动电机就可以达到要求的振动状态,不仅降低了机器成本,同时减小了传递给地基的作用力,有利于其相邻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还降低了对地基和厂房的要求,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当多层振动流化床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时,带来的上述积极效果更加显著。
同时,本实用新型风室不参振,可以将换热器固联在风室内,与风室参振时换热器必须设置在风室之外相比较,节约了厂房面积,减少了联接装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之风室的下方有一层用于冷却物料的振动流化床,集烘干和冷却于一机,可以简省冷却设备及冷却设备所占用的厂房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软连接第一种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软连接第二种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11-进料口、12-排风口、121-阀门)、2-振动流化床(21-激振器、22-床体、23-弹性支撑装置(231-支撑块、232-弹簧、233-支撑座)、24-布风孔板、25-下料口)、3-风室、4-出料口、5-软连接、6-换热器、7-匀风装置、8-压板、9-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应生;陈汉新,未经丁应生;陈汉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84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阀组、液压控制系统与汽车起重机
- 下一篇:一种猪肉颗粒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