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铝合金窗的防水胶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8207.6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8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敏;马勤;余益军;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22 | 分类号: | E06B7/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铝合金 水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特别是一种铝合金窗的防水胶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中,使用的铝合金或者其他材料的窗户,其窗扇与窗框接触的地方都需要使用防水胶条,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防水胶条都是采用截面为圆形的橡胶材料,其与窗扇之间的接合度低,使得窗户的密封性以及防水性较差,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风化断裂,而且缓冲性能也较差,在关闭窗扇时容易发出较大的振动,致使关窗的声响过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铝合金窗的防水胶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窗户的防水性和密封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铝合金窗的防水胶条,包括设有卡嵌部的防水胶条本体,所述防水胶条本体的内部设有中空的腔体,防水胶条本体的后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延伸臂、第二延伸臂,第一延伸臂、第二延伸臂与防水胶条本体之间构成横截面形状为T字形结构,在防水胶条本体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硬度小于防水胶条本体硬度的触脚,触脚与防水胶条本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腔体内设有沿防水胶条本体横截面的宽度方向设置的隔板,隔板将腔体划分成两个前后排列的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个触脚对称设置在防水胶条本体的前端两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脚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嵌部的横截面为T字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嵌部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延伸臂、第二延伸臂的后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板与防水胶条本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延伸臂的横截面宽度大于第二延伸臂的横截面宽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T型的防水胶条本体,并且在其前端设置两个硬度小于防水胶条本体硬度的触脚,使窗扇与防水胶条本体之间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和防水性,同时在防水胶条本体设置两个缓冲腔,提高了防水胶条本体的缓冲能力,降低窗扇与窗框接触时的声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铝合金窗的防水胶条包括防水胶条本体1,在防水胶条本体1的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延伸臂13、第二延伸臂12,第一延伸臂13、第二延伸臂12与防水胶条本体1之间构成横截面形状为T字形,在防水胶条本体1的后端设有与窗框的卡槽卡接的卡嵌部2,该卡嵌部2的横截面也为一个T字形;在防水胶条本体1内设有中空的腔体4。防水胶条本体1的前端两侧对称设置有触脚3,触脚3由硬度小于防水胶条本体1硬度的材料制成,触脚3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在防水胶条本体1的前端两侧设有与触脚3相适配的凹面8,触脚3与凹面8通过粘接或者热压连接固定。
在腔体4内设有沿防水胶条本体1横截面的宽度方向设置的隔板5,隔板5与防水胶条本体1之间采用一体成型结构,隔板5将腔体4划分成两个前后排列的第一缓冲腔6和第二缓冲腔7。第一缓冲腔6和第二缓冲腔7的形状和尺寸相等。
为了能够使防水胶条本体1与窗框的连接更稳固,卡嵌部2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延伸臂13和第二延伸臂12上,第一延伸臂13的横截面宽度大于第二延伸臂12的横截面宽度。
安装时,第一延伸臂13一侧与窗扇11相邻设置,将防水胶条本体1卡嵌在窗框9的卡槽10内,关闭窗扇11时,窗扇的内侧边缘与设置在相对一侧的触脚3接触,由于触脚3的硬度比防水胶条本体1硬度低,所以触脚3能够将窗扇的内侧边缘包裹,使水无法从缝隙中进入室内,并且由于包裹性有所提高,所以窗扇与窗框的密封性也得以提高。当关闭窗扇用力过猛时,窗扇内侧边缘碰触到防水胶条本体1后,在第一缓冲腔6和第二缓冲腔7的作用下,减弱了窗扇关闭的力道,使之窗扇与窗框接触时的声响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82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甘蓝鲜嫩酱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附墙导向定位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