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切换的磷酸反应槽溜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8040.3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0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吴瑞;张思强;喻军;张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C01B25/1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24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切换 磷酸 反应 溜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法磷酸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以切换的磷酸反应槽溜槽。
背景技术
湿法磷酸生产中,溜槽是重要的辅助设备。现有的磷酸工艺中,溜槽的传统流程如图1所示,图1中A为反应槽;B为溜槽;C为料浆泵A;D为料浆泵B;E为插板阀。反应好的磷酸料浆通过反应槽溢流口流至溜槽,溜槽底部出口连接一个三通,分别输送到两台料浆泵入口,三通处设置插板阀,这样设置缓冲了进料浆泵料浆的流速,保证了反应槽的容积从而延长了磷酸反应料浆在反应槽内的停留时间,但由于反应料浆的本身特性,含有大量的矿物杂质、多种离子、磷石膏,设备三通处和泵进口管道易发生结垢堵塞,平均1~2个月被堵1次。另一方面,因为溜槽只有一个流道,一旦溜槽发生堵塞,装置将被动停车,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切换的磷酸反应槽溜槽,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以切换的磷酸反应槽溜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竖向设置的筒体,筒体顶部设置为筒口,且筒体顶部筒口活动安装有活动盖板,所述筒体上部一侧连通有进料流道,且筒体通过进料流道与磷酸反应槽连通,所述筒体中竖向设置有将筒体一分为二的隔板,且隔板上部延伸进入进料流道中将进料流道一分为二,隔板两侧的进料流道中还分别安装有电动插板阀。
所述的一种可以切换的磷酸反应槽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板上设置有四个对称布置的冲洗口。
所述的一种可以切换的磷酸反应槽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底部连通有2个放料口。
本实用新型中,当一边的系统堵塞或泵出现故障需要切换时,电动插板阀将进口流道切断,停料浆泵,同时打开另一边的电动插板阀,启动相应的料浆泵。堵塞的系统被隔离出整个系统,通过设置在盖板上的冲洗口冲洗系统,人也可以打开活动盖板进去清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在溜槽源头进行切换的磷酸反应槽溜槽,使溜槽能够在不停车的情况下清理堵塞、切换备用泵,同时优化了流程,提高了开车率,有利于装置的连续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溜槽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一种可以切换的磷酸反应槽溜槽,包括有竖向设置的筒体2,筒体2顶部设置为筒口,且筒体2顶部筒口活动安装有活动盖板5,筒体2上部一侧连通有进料流道6,且筒体2通过进料流道6与磷酸反应槽1连通,筒体2中竖向设置有将筒体2一分为二的隔板3,且隔板3上部延伸进入进料流道6中将进料流道6一分为二,隔板3两侧的进料流道6中还分别安装有电动插板阀4。
活动盖板5上安装有四个分别于筒体2内连通的冲洗口7。筒体2底部连通有放料口8。
本实用新型用于磷酸反应槽的溜槽,连接反应槽本体,缓冲去料浆泵的磷酸反应料浆,使料浆泵运行稳定。
溜槽由矩形的筒体、进料流道和电动插板阀等构成。筒体和流道中间设置一块隔板,将整个溜槽一分为二,互不相通。电动插板阀设置在分开后的两个流道上。溜槽筒体顶部活动安装活动盖板,打开后人可以进入筒体。活动盖板上开4个对称布置的冲洗口,用于冲洗堵塞的管道,冲洗水来自过滤工段的热洗涤水。
具体实施例:
一种20万吨/年P2O5湿法磷酸反应装置,反应槽溜槽采用本实用新型,尺寸:1200×1000×1200mm(长×宽×高),筒体和流道中间设置一块高400mm的隔板,将溜槽一分为二,互不相通,筒体底部往上800mm处开一个450×960mm的口,开口连接进料流道,进料流道长800mm,进料流道中部设电动插板阀,筒体底部分别开DN250的管口,连接去料浆泵的管道。
当一边的系统堵塞后或需要切换泵时,在平台上操作电动插板阀将这部分的进料流道切断,隔离出系统,通过设置在活动盖板上的冲洗口冲洗系统,打开另一边的电动插板阀,使溜槽能够在不停车的情况下实现在线切换。该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等优点,大大提高了开车率,有利于装置的连续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80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