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轮罩上的减振器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8002.8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1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彭斌;陈克智;覃鹏飞;李娜;张红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B62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金玺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轮 减振器 安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轮罩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后轮罩上的减振器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前后车轮上通常都设置有减振器,对于汽车后轮,其减振器通过减振器支撑板2′固定在后轮罩上。如图1所示,后轮罩1和减振器支撑板2′均为钢板冲压件,减振器支撑板2′呈碗状,焊接固定在后轮罩1的折弯处3。
当汽车在行驶时,减振器传递过来的振动传递到减振器支撑板2′上,力集中在减振器支撑板2′与后轮罩1的连接处,容易造成应力集中,造成减振器支撑板的连接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后轮罩上的减振器安装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减少应力集中,提高焊点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轮罩上的减振器安装装置,其中,包括后轮罩和减振器支撑板,所述减振器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后轮罩上,且所述后轮罩与所述减振器支撑板和汽车上的车身纵梁三者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后轮罩上的减振器安装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后轮罩和所述减振器支撑板均为冲压而成的钢板。
如上所述的后轮罩上的减振器安装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后轮罩上设置有第一弯折部,所述减振器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容置在所述第一弯折部里。
如上所述的后轮罩上的减振器安装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减振器支撑板为倒L形,且所述减振器支撑板具有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均与所述后轮罩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边的端部与所述后轮罩和所述车身纵梁三者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后轮罩上的减振器安装装置,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加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减振器支撑板的第二弯折部。
如上所述的后轮罩上的减振器安装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减振器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减振器的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轮罩上的减振器安装装置通过设置减振器支撑板与车身纵梁相连接,以将减振器传来的振动通过车身纵梁传递到整个车身,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应力集中的现象,提高了后轮罩和减振器支撑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减振器支撑板与后轮罩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减振器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轮罩上的减振器安装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振器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轮罩上的减振器安装装置,其中包括后轮罩1和减振器支撑板2,减振器支撑板2固定在后轮罩1上,且后轮罩1与减振器支撑板2和汽车上的车身纵梁5三者固定连接。
后轮罩1为钢板冲压件,与现有技术中的后轮罩1结构相同。为了在后轮罩1上安装减振器支撑板2,冲压的后轮罩1上形成有第一弯折部11,第一弯折部11与现有技术中的弯折处3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
减振器支撑板2也为钢板冲压件,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减振器的螺栓孔25。减振器支撑板2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在满足安装减振器、与减振器结构相匹配的前提下,只要设置减振器支撑板2的一部分与后轮罩1固定,另一部分同后轮罩1一起与车身纵梁5相连即可。优选地,冲压的减振器支撑板2上形成有第二弯折部24,第二弯折部24容置在第一弯折部11中,再沿着减振器支撑板2的外轮廓设置焊点,将减振器支撑板2焊接固定在后轮罩1上。
优选的是,减振器支撑板2为倒L形,且减振器支撑板2具有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的相接处形成上述第二弯折部24,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均与后轮罩1固定连接,第二侧边22的端部23与后轮罩1和车身纵梁5三者固定连接。
减振器支撑板2从第一侧边21的顶部与后轮罩1贴合一直连接到后轮罩1的最下端,最后又与后轮罩1一起与车身纵梁5固定。该结构有利于把减振器传来的振动通过车身纵梁传递到车身上,从而使应力传递到整个车身,避免了应力集中的现象。
进一步地,为了增加减振器支撑板2的强度,可以在减振器支撑板2上设置加强板4,该加强板4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固定在减振器支撑板2的第二弯折部2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轮罩上的减振器安装装置通过设置减振器支撑板与车身纵梁相连接,以将减振器传来的振动通过车身纵梁传递到整个车身,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应力集中的现象,提高了后轮罩和减振器支撑板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8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蓄电池式电机车上电源箱的升降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固定餐具的蛋糕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