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热式太阳能干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7517.6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8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常伟;许成木;季旭;罗熙;王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23/00 | 分类号: | F26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2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热式 太阳能 干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利用太阳能干燥废气余热的系统,尤其是采用槽式聚光集热的中高温太阳能干燥系统,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当今这个能源消耗的大趋势中,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且终有一天会枯竭殆尽,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兴能源在这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太阳能干燥作为太阳能热利用一重要分支以其简便、节能、无污染等特点,迅速取代了其他传统干燥技术,成为目前国内外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太阳能干燥是人类利用太阳能历史最悠久、应用最广泛地一种形式,太阳能干燥是以太阳能代替常规能源来加热介质的过程。
目前涉及的太阳能干燥系统大多为开式系统,即进出口无关联,对经过干燥介质后的尾气余热没有加以利用而直接排放;有一部分干燥系统设计为闭式干燥系统,此时虽然对尾气的余热进行了循环利用,但重新进入系统的尾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且循环装置对此部分气体的除湿做得不够完善,因此整个干燥过程的效率不会有所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太阳能干燥系统,该干燥系统能够回收利用从干燥箱排除的部分余热,从而可提高太阳能干燥系统的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回热式太阳能干燥系统,包括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传热管道、热媒泵、储热罐、热交换器、鼓风机和通风管道;鼓风机的出口与热交换器的热流体通道的入口连接,热交换器的热流体通道的出口与干燥箱的入口连接;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吸热管、储热罐、热媒泵和热交换器热流体通道盘管通过传热管道串接,其特征是:设有一具有换热作用的回热器,该回热器的热流体通道的入口接干燥箱的废气出口,回热器的冷流体通道的出口接鼓风机的入口。这样,流经回热器冷流体通道的低温空气将被流经回热器热流体通道的温度较高的干燥废气加热,而排放到空气中的干燥废气温度将更低,从而提高了干燥系统的循环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冷空气在余热利用系统中与尾气进行换热,在到达干燥系统的热交换器之前达到一个较高的温度,一定程度上降低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的负荷,提高整个干燥系统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回热器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槽式太阳能集热器,2.吸热管,3a、3b、3c、3d.传热管道, 4.热交换器,5.热交换器热流体通道盘管,6.热媒泵,7.储热罐,8.干燥箱,9.回热器,10.通风管道,11.鼓风机,12.热流体分道,13.传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槽式太阳能集热器(1)中的吸热管(2)、热交换器(4)中的热交换器热流体通道盘管(5),热媒泵(6)和储热罐(7)通过传热管道(3a、3b、3c、3d)串接。回热器(9)的热流体通道的入口接干燥箱(8)的废气出口,回热器(9)的冷流体通道的出口接鼓风机(11)的入口,鼓风机(11)的出口与热交换器(4)的热流体通道盘管(5)的入口连接,热交换器(4)的冷流体通道的出口与干燥箱(8)的入口连接。经过通风管道(10)的冷空气在回热器(9)中会与热流通道上的传热翅片(13)充分接触以达到最大的换热效率,此时冷空气就会以一个较高的温度通过鼓风机(11)进入干燥箱(8)。回热器(9)内的热流体通道为由多个带传热翅片(13)的圆管状的热流体分道(12)组成的结构,传热翅片(13)为传热系数较高的金属或者合金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师范大学,未经云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75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