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工频过压保护功能的浪涌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7283.5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章汉平;张祥贵;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3/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保护 功能 浪涌保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浪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采用氧化锌压敏电阻浪涌保护器,具有很好的浪涌过电压防护能力,很好的解决了用电设备的浪涌过电压防护问题;但对于配电系统故障出现的工频过电压情况,虽有一定的防护效果,但不能完全防止工频过电压对用电设备造成的损坏,其原因在于:第一、氧化锌压敏电阻承受能量的能力有限,为了避免压敏电阻造成火灾隐患,目前,浪涌保护器均有热保护功能,在工频过电压时会将压敏电阻从电路中切除,从而使用电设备失去保护;第二、由于氧化锌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特性,按照在额定工作电压U0下长使用寿命选择的压敏电阻通常的工频过电压保护能力至少需要1.8-2.2倍的U0,但是,通常的用电设备允许的工频过电压都小于1.25倍的U0。因此,浪涌保护器并不具备严格意义的工频过电压保护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浪涌保护器不具备工频过电压保护能力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工频过压保护功能的浪涌保护器,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工频过压保护功能的浪涌保护器,它包括:
浪涌保护模块,连接于L端,N端和PE端之间;
一工频过压监测模块,连接于L端和N端之间,并具有一输出关断信号的驱 动端;
一驱动模块,连接于所述驱动端;以及
一开关模块,具有串联于L端和N端各自所在的电流回路中的受控开关;其中,所述驱动模块连接于可控制所述开关模块的回路中;该回路可以是直接接入开关模块,也可以是接入其他能够触发开关模块的位置。
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案有: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位于所述浪涌保护模块和工频过压监测模块之前级。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位于所述浪涌保护模块之后级、所述工频过压监测模块之前级。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浪涌保护模块具有多个级联的结构。
较佳实施例中,多个级联的所述浪涌保护模块之间串入滤波模块。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工频过压监测模块包括:
一双向可控硅Qx,其阳极连接一电阻Ra,其阴极连接一电阻Rd,其控制极连接一稳压管Dz的正极;
一分压网络,包括相串联的电阻Rb和Rc;电阻Rb和Rc的连接点与稳压管Dz的负极相连;
一整流二极管Dn,其正极连接于所述L端,负极连接电阻Ra的另一端和所述分压网络的一端;
电阻Rd和所述分压网络的另一端连接所述N端;其中,该双向可控硅Qx的阴极为所述驱动端。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晶体管Q2,其基极为所述驱动端,其集电极连接一电阻R3、发射极连接一 可调电阻Rt;电阻R3通过一电阻R1以及一二极管D1反向串联至所述L端;可调电阻Rt另一端连接所述N端;
电容C3,连接于电阻R1与R3连接点与N端之间;
晶体管Q1,其基极通过一稳压管Z1和电阻R4串联到晶体管Q2的发射极;其发射极接N端;
其中,稳压管Z1与电阻R4连接点之间通过一电容C1连接至N端;电阻R4与晶体管Q2发射极之间通过一电容C2连接至N端;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一电阻R2的一端;该电阻R2的另一端和晶体管Q1的集电极作为驱动开关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受控开关。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受控开关种类包括各种继电器或具有外部触法功能的微型断路器、磁保持继电器、剩余电流保护器以及交流接触器。
较佳实施例中,该浪涌保护器运用于三相供电网络,所述工频过压监测模块和驱动模块各具有三个;该工频过压监测模块分别连接于各相对应的L端和N端之间。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有:
1.在传统的浪涌保护模块上复合了开关模块及在线式工频过压监测模块,使浪涌保护器成为一个二端口的浪涌保护器。在工频电压达到设定的条件时,工频过压监测模块从驱动端发出信号到驱动模块,因此最终开关模块被驱动,其内的受控开关断开,切除用电设备,使用电设备脱离主电路,达到了保护用电设备的目的。
2.开关模块位于浪涌保护模块和工频过压监测模块之前级。在工频过电压时将浪涌保护模块和后级的用电设备一起切除;实现了整个装置的完整关断,提高了安全性。实施上,本实施例既可以用于交流形式的L 端与N端回路,也可以用于直流形式的正负极回路中。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72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