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生成具有相位角配置的信号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7205.5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3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G·施罗姆;N·拉古拉曼;F·帕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5/13 | 分类号: | H03K5/13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松涛;王英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成 具有 相位角 配置 信号 装置 | ||
本申请是2012年12月21日提交的、发明创造名称为“用于生成具有相位角配置的信号的装置与系统”、申请号为201220716515.8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信号发生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生成具有相位角配置的信号的装置与系统。
背景技术
用于处理器的诸如直流(DC)到DC(DC-DC)功率变换器之类的功率变换器可以向处理器提供供电电压。功率变换器可以由信号发生器电路来驱动。用于功率变换器的信号发生器具有针对每一相的固定相位角分配。不能快速地安全启用或禁用这些相,即,启用或禁用这些相导致由信号发生器为功率变换器生成的信号中的纹波。
这种纹波损害了功率变换器供应的电压和功率变换器的稳定性。固定相位角分配还阻碍了将信号发生器重新用于不同封装与电感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这种纹波损害了功率变换器供应的电压和功率变换器的稳定性,并且固定相位角分配还阻碍了将信号发生器重新用于不同封装与电感器结构,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以下用于生成具有相位角配置的信号的装置。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成具有相位角配置的信号的装置,包括延迟线,具有多个延迟元件,其中每一个延迟元件包括:第一差分延迟单元;以及第二差分延迟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差分延迟单元接收输出信号,所述第二差分延迟单元用于生成控制信号。在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差分延迟单元和所述第二差分延迟单元具有相同的设计。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差分延迟单元和所述第二差分延迟单元具有耦合到相应的可变电抗器的输出节点。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可变电抗器包括:第一晶体管,包括:耦合到具有可调谐信号的节点的栅极端子;耦合到具有来自所述第一差分延迟单元的所述输出信号的节点的漏极端子;以及耦合到另一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另一晶体管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包括:耦合到具有逻辑低信号的节点的栅极端子;以及漏极端子和源极端子,所述漏极端子和所述源极端子彼此耦合并且耦合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端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差分单元包括:第一p-型晶体管,用于根据施加在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的栅极端子上的第一偏压来提供电流;以及P-差分共源共栅对,包括:用于接收输入信号的第二p-型晶体管;以及与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共源共栅的第三p-型晶体管,所述第三p-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三p-晶体管的栅极端子上接收所述第一偏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p-晶体管具有耦合到承载所述输出信号的第一输出节点的漏极/源极端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差分共源共栅对包括:第四p-型晶体管,用于接收互补信号,所述互补信号与所述输入信号互补;以及第五p-型晶体管,与所述第四p-型晶体管共源共栅,所述第五p-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五p-晶体管的栅极端子上接收所述第一偏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五p-晶体管具有耦合到第二输出节点的漏极/源极端子,所述第二输出节点承载与所述输出信号互补的互补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n-型晶体管,与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的所述漏极/源极端子耦合;以及第三n-型晶体管,与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串联耦合。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和所述第三n-型晶体管在其各自的栅极端子上接收输入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n-型晶体管具有耦合到所述第一差分延迟单元的第一输出节点的漏极/源极端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n-型晶体管,与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的所述漏极/源极端子耦合;以及第五n-型晶体管,与所述第四n-型晶体管串联耦合。其中所述第四n-型晶体管和所述第五n-型晶体管在其各自的栅极端子上接收互补输入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尔公司,未经英特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72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