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翻砂轮模的浇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6854.3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0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万富安化工设备铸件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C9/28;B22C17/12;B22C19/0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张玉平 |
地址: | 215612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凤***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采用翻砂工艺制造各种轮的轮模,尤其涉及到轮模的浇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翻砂工艺制造各种轮的轮模,该轮模通过一个浇道体(浇铸时铁水将其熔化,形成浇道)与浇口相连。在实际浇铸过程中,由于只有一个浇道,铁水的流动距离较长。众所周知,铁水在轮模腔(轮模熔化后形成)中流动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从而影响铁水的流动性。这样对于一些尺寸较大的铸件而言,铁水的流动距离过长,从而影响到铸件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缩短铁水在轮模腔中的流动距离的翻砂轮模的浇道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翻砂轮模的浇道结构,包括:一对轮模,该对轮模端面相对、平行放置,每个轮模沿着其竖直方向的中心线自上而下设置有三个横向浇道体,这三个浇道体分别位于轮模的上边缘和轮模中心孔的上、下侧边缘处,所述的浇道结构还包括有与横向浇道体相垂直、连接这三个横向浇道体的竖向浇道体,该竖向浇道体向上伸出与浇口相连;所述轮模的顶部设置有与帽口相连的排放浇道体。
所述的横向浇道体的横截面不小于纵向浇道体的横截面的二分之一。所述的排放浇道体的横截面不小于横向浇道体横截面的三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三个横向浇道体,在浇铸时形成三个横向浇道,从而缩短了铁水在轮模腔中的流动距离,保证了铁水的流动性。除此之外,通过控制横向浇道体、纵向浇道体横截面积的比例,使得铁水在各种浇道中的流动更加顺畅;通过控制横向浇道体和排放浇道体截面积的比例,使得轮模及各种浇道体融化后形成的杂质的排放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模,10、轮模中心孔,11、第一横向浇道体,12、第二横向浇道体,13、第三横向浇道体,14、排放浇道体,2、轮模,20、轮模中心孔,21、第一横向浇道体,22、第二横向浇道体,23、第三横向浇道体,24、排放浇道体,3、竖向浇道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翻砂轮模的浇道结构,包括:一对轮模1和2,轮模1和2端面相对、平行放置,轮模1沿着其竖直方向的中心线自上而下设置有第一横向浇道体11、第二横向浇道体12、第三横向浇道体13,第一横向浇道体11、第二横向浇道体12、第三横向浇道体13分别位于轮模1的上边缘和轮模中心孔10的上、下侧边缘处,轮模2沿着其竖直方向的中心线自上而下设置有第一横向浇道体21、第二横向浇道体22、第三横向浇道体23,第一横向浇道体21、第二横向浇道体22、第三横向浇道体23分别位于轮模2的上边缘和轮模中心孔20的上、下侧边缘处,第一横向浇道体11、第二横向浇道体12、第三横向浇道体13、第一横向浇道体21、第二横向浇道体22、第三横向浇道体23这六个横向浇道体相互平行、并通过与这六个横向浇道体相垂直的竖向浇道体3相连,该竖向浇道体3向上伸出与浇口相连;所述轮模1和2的顶部与相应的帽口之间设置有排放浇道体14和24。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的横向浇道体的横截面通常为纵向浇道体的横截面的二分之一,所述的排放浇道体的横截面通常为横向浇道体横截面的三倍。
在实际应用时,将所述的轮模及与之相连的各种浇道体埋在砂箱中,并将竖向浇道体与浇口相连,排放浇道体与帽口相连。浇铸时,炽热的铁水从浇口流下,将所有的浇道体和轮模融化,形成浇道和轮模腔,融化的浇道体和轮模从帽口中流出,使得铁水充满浇道和轮模腔;然后,冷却形成轮坯,最后切除轮坯上的多余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万富安化工设备铸件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万富安化工设备铸件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68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流化床锅炉落煤管防烟气反窜装置
- 下一篇:联动操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