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氮深冷处理泡沫保温实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16478.8 | 申请日: | 2013-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7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 发明(设计)人: | 晋芳伟;周志明;包立辉;熊昌炯;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学院 |
| 主分类号: | C21D6/04 | 分类号: | C21D6/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 地址: | 36500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氮 冷处理 泡沫 保温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深冷处理技术领域,涉及深冷处理实验领域,特别是一种液氮深冷处理泡沫保温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深冷处理是材料或工件淬火后继续在液氮或液氮蒸气中冷却的工艺。
深冷处理是将淬火后的工件,在零度以下的低温介质中继续冷却到零下80℃以下,待工件冷却到温度均匀一致后,取出空冷回温。其目的是将残余奥氏体全部或大部分转变为马氏体。深冷处理可提高工件硬度、抗拉强度、改善内应力分布、提高抗疲劳强度、还可以稳定工件尺寸。深冷处理降温过程应缓慢、均匀,减少低温对工件的冲击,避免工件开裂。
现有技术的气体法深冷处理工艺,因降温速度过慢,且设备相对较昂贵,整个处理工序成本较高。
现有技术的液体法深冷处理工艺,工件直接浸入液氮中,工件冷却速度过快不利于残余奥氏体的转化,形状复杂的工件易产生裂纹,处理效果不够理想。
现有技术的深冷处理实验装置一般采用液体法深冷处理实验装置,其结构均包括保温箱体、液氮供给装置。
采用现有技术的深冷处理实验装置当然可以使用,但控温效果不够好、工件易产生裂纹、处理效果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深冷处理实验装置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控温效果好、处理效果更理想的液氮深冷处理泡沫保温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氮深冷处理泡沫保温实验装置,包括保温箱体、液氮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温箱体包括泡沫箱体、与泡沫箱体密合连接的泡沫箱盖;泡沫箱体内设置有泡沫体工件架杆;泡沫箱体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通孔上设置有泡沫体孔塞与通孔密合连接,泡沫箱体另一侧设有穿伸入箱体内的温度传感器;液氮供给装置是箱盖上设有泡沫体液氮管、泡沫箱体内底面设有泡沫体液氮贮存环;泡沫体液氮管末端伸入液氮贮存环的环内。
所述的泡沫箱盖底面设置有一圈凸起圈,泡沫箱体上端口面设置有一圈凹缺圈,泡沫箱体与泡沫箱盖通过凸起圈与凹缺圈密合连接。
所述的泡沫体液氮管的下末端的管口壁上均密分布设置有多个孔眼。
所述的各泡沫体件是EPS泡沫体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保温箱体包括泡沫箱体、与泡沫箱体密合连接的泡沫箱盖;泡沫箱体内设置有泡沫体工件架杆;泡沫箱体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通孔上设置有泡沫体孔塞与通孔密合连接,泡沫箱体另一侧设有穿伸入箱体内的温度传感器;液氮供给装置是箱盖上设有泡沫体液氮管、泡沫箱体内底面设有泡沫体液氮贮存环;泡沫体液氮管末端伸入液氮贮存环的环内。当液氮从顶端流入时可避免工件局部受冷过快,导致工件整体冷热不均而出现裂纹,工件在取出液氮之后又可进行缓慢回温;成本低廉、控温效果好、处理效果更理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液氮管部分的示意图。
其中:箱体1、箱盖2、液氮管3、孔塞4、温度传感器5、凸起圈6、凹缺圈7、液氮贮存环8、工件架杆9、孔眼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液氮深冷处理泡沫保温实验装置,包括保温箱体、液氮供给装置;保温箱体包括泡沫箱体1、与泡沫箱体1密合连接的泡沫箱盖2;泡沫箱体1内设置有泡沫体工件架杆9;泡沫箱体1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通孔上设置有泡沫体孔塞4与通孔密合连接,泡沫箱体1另一侧设有穿伸入箱体1内的温度传感器5;液氮供给装置是箱盖2上设有泡沫体液氮管3、泡沫箱体1内底面设有泡沫体液氮贮存环8;泡沫体液氮管3末端伸入液氮贮存环8的环内。
所述的泡沫箱盖2底面设置有一圈凸起圈6,泡沫箱体1上端口面设置有一圈凹缺圈7,泡沫箱体1与泡沫箱盖2通过凸起圈6与凹缺圈7密合连接。
所述的泡沫体液氮管3的下末端的管口壁上均密分布设置有多个孔眼10。
所述的各泡沫体件是EPS泡沫体件。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学院,未经三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64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