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态食品处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6439.8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7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华上 |
主分类号: | A23P1/00 | 分类号: | A23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食品 处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食品制造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态食品处理机。
背景技术
液态食品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液态食品的溶解氧浓度进行降低处理,根据原理《享利定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C]和该气体在水气分界面上的平衡分压力[P]成正比。气体中氧的分压力又与液体中氧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可以将液态食品与脱氧的高纯惰性气体强烈混合,使溶解于液态食品中的氧气大量扩散到气体中,以达到降低液态食品的溶解氧浓度的目的。若液态食品与惰性气体的混合不够充分,则溶解氧浓度降低不充分,为了使二者充分混合,可以适当的进行搅拌等操作,而如此会产生过量气泡,即使静置一段规定时间,气泡也不消失,此时在未消失的气泡卷入液体的状态下,用泵送液,会产生液量不恒定的不良情况,在用交叉流过滤机进行膜分离处理时,造成操作压力变动,产生透过流束不稳定的不良情况,且在采用灭菌机等进行加热处理时,传热效率降低,同时加热面会产生烧焦等不良情况;则为了避免液态食品的起泡,有将液态食品仅在真空气氛中保持,或形成液滴或液膜后投入真空中,但是所述操作中,液态食品的溶解氧浓度降低不充分;因此,为了能有效的降低液态食品溶解氧浓度,在将液态食品在真空中保持,或形成液滴或液膜后投入真空中时,惰性气体的混合与真空气氛必需并用,但是目前设备及工序都较为复杂,且设备投资及处理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降低液态食品溶解氧浓度,避免操作过程中液态食品起泡的液态食品处理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液态食品处理机,包括原液供应装置、真空室、惰性气体罐、氧气回收罐和混合室,所述混合室设有进料口、进气口、排气口和输出口,所述原液供应装置设有供料口,所述真空室设有输入口;所述原液供应装置的供料口通过进料阀与混合室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混合室的进气口通过进气阀与惰性气体罐相连接,所述混合室的排气口与氧气回收罐连接,所述混合室的输出口与真空室的输入口相连接;所述混合室内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圆周表面上均布有多个翻转板,且翻转板朝向转轴旋转方向的那一面上设有双螺旋钢带,所述转轴的两连接端与混合室的侧壁连接,且所述侧壁上还设有以转轴连接端中心为圆心,半径大于翻转板垂直于转轴的侧边长的圆形密封体,所述圆形密封体与翻转板垂直于转轴的侧边密封配合,所述混合室内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还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自由端朝向转轴并设有弧形密封体,所述弧形密封体与翻转板平行于转轴的侧边密封配合,所述弧形密封体的弧长大于以翻转板垂直于转轴的侧边长为半径的翻转板之间的圆周长。
进一步的是:所述混合室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使混合室处于真空条件下工作。
进一步的是:所述混合室的排气口通过引风机与氧气回收罐连接。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液态食品处理机,通过原液供应装置对混合室注入液态食品,直至混合室内的转轴处于液态食品的液面下,停止对混合室内注入液态食品,此时,混合室内通过隔板、翻转板、弧形密封体、圆形密封体以及液态食品的液面之间连接配合关系构成两个密闭空间,其中与进气口连通的密闭空间为进气室,与排气口连通的密闭空间为排气室,工作时,进气室内注入惰性气体,转轴带动翻转板由进气室至液态食品至排气室的方向旋转,即进气室内的惰性气体通过翻转板旋入液态食品中,且随着翻转板的转动与液态食品充分混合,则溶解氧充分扩散且随着翻转板旋至排气室中,经由排气口输入到氧气回收罐,同时在翻转板转动过程中,翻转板上的双螺旋钢带结构使翻转板搅起的水流方向是冲向吸附桶体的两侧壁,减少气泡产生,因此,所述液态食品处理机能够在充分降低液态食品溶解氧浓度的同时有效避免操作过程中液态食品的起泡,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解决了现有技术溶解氧浓度降低不充分,操作过程中易起泡和成本高等问题;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室是工作于真空条件下,能够进一步的保证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起泡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华上,未经陈华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64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透式刀闸阀
- 下一篇:一种烫金作业用真空废箔带排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