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感应风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16221.2 | 申请日: | 2013-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9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怀新;姚宇凯;王宗立;刘怀峰;范振国;乔建民;徐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嵩基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15/20 | 分类号: | E05F15/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感应 风门 | ||
技术领域
属于矿山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的风门。
背景技术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对于瓦斯涌出量偏高的煤矿,通风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就是下井职工生命和健康和保障,风门是人员出入井口的一个门,通风时处于关闭状态,人员出入井口时需要打开,打开时,风会从风门泄流,所以要保持风门的关闭常态,严格控制开启时间;现有风门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副井风门主扇风力较大,在工人出入井口时,单独一个人很难将风门开启,需要二人合作用棍棒撬手把助力或用肩膀猛撞、用脚猛踹方能打开,由于猛开猛关的冲撞和震动,经常使风门变形、开焊以致损坏,给通风系统的正常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不但增加了外部漏风率,同时也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由于煤矿安全环境的特殊因素,维修极不方便,就地维修违背了《安全规程》,搬运到车间维修就会增加外部漏风,使井下风量不足,就是更换备用风门也会在短时间内影响入井风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风门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感应风门,包括风门,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向连锁器,控制装置;反向连锁器包括,连杆,摆杆,中转轴,小转轴,大转轴,销轴,推杆,气缸,气缸安装在风门上面,其作用是为自动开启和关闭风门提供动力,气缸通过销轴与推杆连接,推杆通过中转轴与摆杆连接并固定,摆杆通过销轴与连杆连接,连杆通过小转轴与风门连接;反向连锁器安装在风门上面,在气缸作用下,分别推动风门进行开启和关闭;控制装置包括头像识别仪与控制器,头像识别仪安装在墙体上,头像识别仪对需要通过风门的人员进行识别,把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根据头像识别仪提供的信号,控制反向连锁器打开或者关闭风门,并且决定开启风门的时间.所述反向连锁器控制两扇风门的开启方式,左边风门向外开启,右边风门向内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省时省力,减少风门的损坏,增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量;安全方便,有利于生产;制作简单,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左风门,11.右风门,12.墙体,13.头像识别仪,16.反向连锁器及控制器。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左风门,2.连杆,3.摆杆,4.中转轴,5.小转轴,6.大转轴,7.销轴,8.推杆,9.气缸,10.控制器,11.右风门,12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左风门1和右风门11通过大转轴6与墙体连接,并能够分别绕大转轴6进行旋转;头像识别仪13安装在墙体12上靠近风门;反向连锁器及控制器16安装在风门上方;如图2. 气缸9安装在风门上面,其作用是为自动开启和关闭风门提供动力,气缸9的尾部安装在墙体上,气缸9的活塞杆通过销轴7与推杆8连接,推杆8的另一端通过中转轴4与摆杆3连接并固定,当推杆8绕中转轴4旋转时,摆杆3同步旋转;摆杆3通过销轴7与连杆2连接,销轴7是可转动连接,连杆2通过小转轴5与风门连接,连杆2可以绕小转轴5旋转;左右风门对称连接;使用时,当矿井工人出入井口时,通过头像识别仪13进行识别,如果识别正确,头像识别仪13发出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0,控制器10控制气缸9开始工作,气缸9的活塞杆推动摆杆3,绕中转轴4旋转,同时摆杆3一同绕中转轴4旋转,摆杆3的两端通过销轴7分别带动连杆2,连杆2通过小转轴5带动风门绕大转轴6旋转,此时,风门打开,当打开到设定程度时,控制器10发出指令,气缸9反向工作,带动风门反向旋转,风门关闭;这样就可以方便快捷的将风门开启和关闭,工人安全通过,不但可以保证井内通风,还能防止风门的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嵩基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嵩基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62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