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气道防隔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6014.7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6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洁;柳军;李大鹏;付博文;夏智勋;刘冰;王德全;隆清贤;王中伟;金亮;颜力;曾庆华;郭振云;罗世彬;黄伟;梁文鹏;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 |
代理公司: | 国防专利服务中心 11043 | 代理人: | 钱立亚 |
地址: | 410073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气道防 隔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超声速飞行器设备舱内防隔热结构。可防止飞行器进气道流道内的高温气体通过进气道流道传至飞行器设备舱内,确保设备舱温满足设备要求。
背景技术
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机体/发动机一体化的特征,在高超声速飞行条件下,气流经过进气道的压缩后,流经进气道流道,进气道流道外通过防热蒙皮防止外部热流传递至设备舱内,但进气道流道内的高温气流可通过流道的底部传至设备舱内,对舱内设备产生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防止进气道流道内的高温高压气体传入飞行器设备舱内就尤为关键。但是由于进气道流道形状为异型,且一般异型防隔热材料较软,无法固定在金属面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金属进气道防隔热装置。可确保飞行器在更高动压、更高马赫数条件下飞行情况下,流道内的热气不会传至进气道设备舱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进气道防隔热装置,由软质部分4、硬质部分5组成;软质部分为气凝胶、硬质部分为陶瓷材料;分别将防隔热装置软质部分4与防隔热装置硬质部分5单独按照进气道形状和尺寸加工成型后,涂抹上连接胶,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烧制。
进一步,所述连接胶为高温红胶。进一步,所述烧制温度为1000~2000℃。
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进气道防隔热装置,其内表面为软质复合型隔热材料,可用以防隔热,而外部为硬质陶瓷材料,可用于与金属进气道连接,确保防隔热材料的可靠连接。有效解决了高超声速飞行器试验过程中,对飞行器进气道流道的高温气体进行阻隔。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进气道上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防隔热装置示意图。
进气道流道1、防隔热装置2、设备舱3、软质部分4、硬质部分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高温高压气流通过进气道流道1时,高温气体通过金属流道传递至设备舱3,以使得设备舱3舱温升高,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防隔热装置2的作用就是防止高温传递至设备舱内。
如图2所示,防隔热装置2由防隔热装置软质部分4,防隔热装置硬质部分5组成。防隔热装置软质部分4可阻隔高温气体的窜入,其主要材料为气凝胶,10mm厚的软质部分2可隔住1000℃的温度,可根据所需隔热温度需用不同的厚度;但由于质软,无法实现与金属壁面的紧固连接。防隔热装置硬质部分5弥补了这一缺陷,其有一定的强刚度,主要材料为陶瓷材料,自身的抗压强度≮100MPa,并可成型为简单的异型状。分别将防隔热装置软质部分4与防隔热装置硬质部分5单独按照进气道形状和尺寸加工成型后,涂抹上连接胶,如高温红胶。放入高温炉中加温至1000-2000℃进行烧制。烧制结束后,通过防隔热装置硬质部分5上的通孔,可实现防隔热装置2与进气道流道1之间的可靠连接。
这种防隔热方法,可对异型进气道流道进行防隔热。防隔热装置2的软质部分4可任意成型,而硬质部分5可根据需求进行异型烧制,同时可实现与软质部分的可靠粘接。
这种隔热装置可同时实现对同一飞行器的多个流道同时进行防隔热。
说明书描述的只是该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所属技术领域在阅读了说明书后可以对以前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修改或变形,而不背离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60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扭拉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咖啡机的高可靠性温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