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管压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5638.7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1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娜;刘胜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管压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铝管压接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是用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按结构形式,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架空输电线路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线路金具、拉线、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之上。按照输送电流的性质,输电分为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电力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电网也得到迅速发展,电网系统运行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网络规模也不断扩大。目前电网建设已成为我国电力建设的主要方向,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初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电网的目标。
铝管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铝管接续的问题也变得日益重要。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导地线液压压接钳和压接机,但是这些装置只能进行导地线与铝管的压接,不能压接外径较大的铝管。
目前输电线路刚性跳线中的铝管的连接还是采用传统的螺栓连接方式,在线路运行中存在因螺栓松动引起铝管滑移的隐患。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进行铝管压接的装置,实现铝管的液压压接。但是由于铝管直径较大,重新设计一种满足工程需求的铝管液压压接机成本太高,本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型压接装置,使之能与现在的液压压接机配套使用进行铝管压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管压接装置,可以根据压接铝管的直径调整压接模具的尺寸,方便快捷的进行铝管压接,并且具有可靠的压接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管压接装置,用于压接输电线路中的铝管,并且保持其电气、机械性能,所述装置包括盖和底座,其改进之处在于,在所述盖与设置在压接机上的底座形成的空腔内设置压接模具;在所述底座轴线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压接模具和压接机的压接钳连接的连杆。
其中,所述连杆设置在所述底座轴线上设置的导向槽中。
其中,所述盖设有连接装置与所述底座的凸起连接。
其中,所述压接模具的外形尺寸与所述盖和底座形成的空腔尺寸相匹配。
其中,所述压接模具包括对称设置的上、下压接模具,所述上压接模具和盖之间设有相匹配的插头和插孔。
其中,所述下压接模具设有与所述连杆相匹配的插孔。
其中,所述上、下压接模具形成的空腔尺寸与铝管的外径相匹配。
其中,所述压接机为液压压接机,包括:油箱、动力机构、换向阀、卸压阀和泵油机构;所述压接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液压压接机的工作平台上。
其中,所述铝管通过所述压接装置液压压接为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管压接装置,根据压接铝管的外径调整压接模具的尺寸,适应各种规格的铝管压接。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管压接装置,具有可靠的压接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管压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操作。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管压接装置,经济性良好,适宜推广使用。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管压接装置,采用的导向槽保证连杆在压接铝管过程中的运动方向,提高了压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管压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压接模具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压接模具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压接模具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压接模具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杆主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杆俯视图;
其中:1、盖;1-1、连接装置;2、上压接模具;3、下压接模具;4、底座;4-1、凸起;4-2、导向槽;5、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以铝管压接装置为例,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管压接装置包括:盖1、连接装置1-1、上压接模具2、下压接模具3、底座4、凸起4-1、导向槽4-2、连杆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56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保暖靴
- 下一篇:单犁烟草、花生起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