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桨式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5611.8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8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范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万基干燥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12 | 分类号: | F26B11/12;F26B25/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桨式干燥机。
背景技术
干燥机是一种利用热能降低物料水分的机械设备,用于对物体进行干燥操作。干燥机通过加热使物料中的湿分(一般指水分或其他可挥发性液体成分)汽化逸出,以获得规定湿含量的固体物料。干燥的目的是为了物料使用或进一步加工的需要。原有的干燥机采用耙齿设计,和物料的接触面积小,干燥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燥效率高的对桨式干燥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对桨式干燥机,包括内有夹套的筒体,筒体的两端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两根空心桨叶轴,两根空心桨叶轴通过齿轮啮合,其中一根空心桨叶轴与传动机构相连,空心桨叶轴上设有多个空心桨叶,空心桨叶轴上设有通孔和管子与空心桨叶相连,空心桨叶轴的一端设有对桨热源进口的第一旋转接头,空心桨叶轴的另一端设有冷凝水出口的第二旋转接头,筒体的上部设有上盖,上盖设有进料口,筒体的一侧设有夹套热源进口,筒体上设有冷凝水出口和出料口。
夹套设为独立的多段。
空心桨叶上固定设有倾斜于桨叶的抄板。
筒体的外壁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伸入筒体内部,该端部设有飞刀。
夹套外设有保温层。
空心桨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两根空心桨叶轴上的空心桨叶为错位设置。
上盖的一侧位于进料口的下方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伸入上盖内部,该端部设有飞刀。
上盖上设有视镜口。上盖的顶部设有排湿口。
本实用新型利用夹套、空心轴和空心桨叶进行热传导加热,效率较高,对物料搅拌均匀,导热介质耗量小,对环境的污染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对桨式干燥机,包括内有夹套2的筒体1,夹套2设为独立的多段,每段可以独立通入加热介质干燥。夹套2外设有保温层10,筒体1的两端设有盖板3,盖板3上设有两根空心桨叶轴4,两根空心桨叶轴4通过齿轮啮合,其中一根中心桨叶轴4通过齿轮6与减速机7和电机17相连。空心桨叶轴4上设有多个空心桨叶5,空心桨叶轴4上设有通孔和管子与空心桨叶5相连,两根空心桨叶轴4上的空心桨叶5为错位设置,空心桨叶5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保证干燥机在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下的稳定运转。干燥过程中两根空心桨叶轴4上的空心桨叶5相向运动,被干燥物料搅拌均匀。空心桨叶轴4的左端的第一旋转接头9为对桨热源进口,右端的第二旋转接头21为冷凝水出口。筒体1的上部设有上盖8,上盖8的左端设有进料口12,上盖8的一侧位于进料口12的下方设有电机18,电机18的输出端伸入上盖内部,该端部设有飞刀19,该飞刀19用于粉碎进料口12处的物料。上盖8的顶部设有排湿口13,筒体1的一侧设有夹套热源进口15,筒体1的右下端设有冷凝水出口16和下料口11。空心桨叶5上固定设有倾斜于桨叶的抄板20,抄板20起在旋转的同时把物料抄起来的作用,有利于物料更好的干燥。筒体1的外壁上设有电机18,电机18的输出端伸入筒体1内部,该端部连接飞刀19,该飞刀19用于把凝聚成块的物料粉碎成更小的颗粒。上盖8上设有视镜口14,可以在干燥过程中观察干燥机内部的情况。
对桨式干燥机的工作原理:干燥机以蒸汽,热水或导热油作为加热介质,轴端装有热介质导入导出的旋转接头。加热介质分为两路,分别进入干燥机筒体夹套、空心桨叶轴内腔和空心桨叶,将筒身、空心桨叶轴和空心桨叶同时加热,以传导加热的方式对物料进行加热干燥。被干燥的物料由输送机定量地送入干燥机的进料口,物料进入筒身后,通过桨叶的转动使物料翻转、搅拌,不断更新加热介面,与筒身和桨叶接触,被充分加热,使物料所含的表面水分蒸发。同时,物料随桨叶轴的旋转向出料口方向输送,在输送中继续搅拌,使物料中渗出的水分继续蒸发。最后,干燥均匀的合格产品由出料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万基干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万基干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56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