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吊顶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5598.6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9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赖良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良燕 |
主分类号: | E04B9/04 | 分类号: | E04B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吊顶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花板装饰用品,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吊顶单元。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装饰天花板的吊顶通常为铸铁通过开模工艺一体成型制得,其整体重量较大,安装时,必须将整个吊顶一起安装,从而增加安装的难度。另外,由于吊顶的尺寸通常需要根据天花扣板的尺寸来进行调整配合,因此现有的吊顶的尺寸规格种类繁多,从而导致用于制备该吊顶的模具种类也非常多,开发费用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的新型吊顶单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常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吊顶单元,包括四个边框以及一底板;四个所述边框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四边形的框状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边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边框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形状与所述四边形的框状结构相同。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相邻的两个所述边框的端部通过焊接或粘胶的方式固定连接。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每个所述边框包括一侧壁;所述侧壁内表面的下方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底板固接的第一弯折壁,所述侧壁外表面的上方形成有与天花板龙骨连接的第二弯折壁,所述第一弯折壁、第二弯折壁分别垂直在所述侧壁的内、外表面上。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第一弯折壁、第二弯折壁的一侧分别形成有45°的倒角。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第一弯折壁的外表面形成有一凹陷部,该凹陷部用于安装所述底板。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每个所述边框的侧壁、第一弯折壁以及第二弯折壁为一体成型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电器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吊顶单元,包括四个边框以及一底板。四个所述边框首尾相接形成一四边形的框状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边框的端部固定连接。安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吊顶单元时,先将由四个边框通过焊接、粘胶等固接方式组成的一个四边形框的结构先安装,然后再将底板安装至所述四个边框上,可通过螺钉、螺栓等类似的方式将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四个边框的第一弯折壁上。且该底板边缘卡入所述凹陷部内。相对将整个吊顶同时安装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吊顶单元在安装时难度大大降低了。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吊顶单元只需通过一次开模制得一个结构与所述边框相同的金属材料,再将该金属材料根据不同的需要裁切成若干段各种长度尺寸的边框。然后可根据需要将每四个边框通过焊接形成一个边形的框状结构,即可制得不同尺寸大小的新型吊顶单元,相对于现有吊顶结构的制备方法,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新型吊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例:
参照图1与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吊顶单元,包括四个边框10以及一底板20。四个所述边框10首尾相接形成一四边形的框状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边框10的端部可通过焊接、粘胶或者其他类似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0分别与所述四个边框10固定连接。
参照图3,每个所述边框10包括第一弯折壁11、第二弯折壁12以及一侧壁13。所述第一弯折壁11与第二弯折壁12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弯折壁11垂直在所述侧壁13的内表面的下端。第二弯折壁12垂直在所述侧壁13外表面的上端。所述侧壁13为矩形结构。
所述第一弯折壁11呈等腰梯形结构,该第一弯折壁11垂直在所述侧壁13的内表面的一个边缘上。所述梯形的第一弯折壁11较长的底边与所述侧壁13的内表面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折壁1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一凹陷部14,该凹陷部14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底壁构成,即该凹陷部14的横截面大致呈﹁形状。该凹陷部14的深度与所述底板20的厚度相等。本实用新型所述内表面是指,边框10或底板20的朝向四边形的框状结构的中间的表面,边框10或底板20的朝向四边形的框状结构外侧的表面为外表面。梯形是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不平行的两边叫侧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良燕,未经赖良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55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