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动力甲板驳船的喇叭形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5518.7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1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缪建国;王玉峰;吴珣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方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28 | 分类号: | B63B35/28;B63B21/50 |
代理公司: | 宁波江东全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2 | 代理人: | 胡雅芳;张丽荣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甲板 驳船 喇叭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甲板驳船的喇叭形底座。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浮码头固定方式是通过滩涂或者岸上的水泥墩伸出的连杆与浮码头一侧的底座连接,普通浮码头固定为永久性不再拆卸,所以普通浮码头的底座只要求强度够,为了防止浮码头移动,底座宽度一般比连杆宽度宽10cm-15cm;一般驳船承担两种功能,一是当浮码头使用,二是作为工作船使用,经常离开码头作业。所以连杆与驳船底座经常需要拆卸。如果是普通浮码头的底座,连杆与驳船底座很难连接。驳船传统的靠泊定位主要方式是抛锚与带缆,随着潮水的涨落,驳船浮态发生变化后会前后左右移动,不能准确定位。驳船在码头停泊时,由于船体的不断晃动,因此设置在船体上的底座很难与设置在码头上的连杆配合固定,从而导致驳船停靠时,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一旦操作不当,设置在码头上的连杆与驳船船体容易发生碰撞,致使船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动力甲板驳船的喇叭形底座,以解决现有技术无动力甲板驳船停靠码头时,甲板驳船的底座与连杆配合固定较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动力甲板驳船的喇叭形底座,所述无动力甲板驳船包括船体和设置在所述船体上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安装部和喇叭形缺口,所述喇叭形缺口有上端宽度和下端宽度,所述上端宽度比所述下端宽度大。
优选为,所述安装部焊接在所述船体上。
优选为,所述上端宽度是下端宽度的两倍。
优选为,所述底座有两个,所述两个底座安装在所述无动力甲板驳船的船首位置和船尾位置。
优选为,所述底座由高强度钢质材料制成。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喇叭形底座的喇叭形缺口的上端宽度比下端宽度大,船体在靠近码头时,设置在船舷上的底座能够很方便快捷的与码头上的连杆配合固定,从而有效提高了无动力甲板驳船的停泊效率,降低了无动力甲板驳船的停泊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动力甲板驳船的喇叭形底座的结构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动力甲板驳船的喇叭形底座与连杆的第一配合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无动力甲板驳船的喇叭形底座与连杆的第二配合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无动力甲板驳船由船体1、以及设置在船体1船舷上的底座2构成。底座2有两个,两个底座2分别焊接在船体1的船首位置和船尾位置。底座2包括安装部21和喇叭形缺口22,且底座2由高强度钢质材料制成,喇叭形缺口22为上大下小,底座2的安装部21焊接在船体1的船舷上。喇叭形缺口22的上端宽度为L1,喇叭形缺口22的下端宽度为L2,并且上端宽度L1比下端宽度L2要大,上端宽度L1是下端宽度L2的两倍。码头上设置有连杆3,且连杆3通过铰接的方式固定在码头上,从而连杆3能够以铰接杆为轴线上下摆动(左右不可摆动),喇叭形缺口22的下端宽度L2比连杆3更宽。
如图2至图3所示,当拖轮顶推无动力甲板驳船的船体1靠近码头时,设置在船体1船舷上的底座2与连杆3慢慢配合固定。由于喇叭形缺口22的上端宽度L1比下端宽度L2大,因此船体1在靠近码头的过程中,设置在船体1上的底座2能够较容易的与设置在码头上的连杆3配合固定,从而船体1能够快速的停泊在码头。
本实用新型船舶的喇叭形底座2的喇叭形缺口22的上端宽度L1比下端宽度L2大,船体1在靠近码头时,设置在船舷上的底座2的喇叭形缺口22能够很快捷的与设置在码头上的连杆3配合固定,从而有效提高了无动力甲板驳船的停泊效率,降低了无动力甲板驳船的停泊难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方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方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55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沉孔/槽底面打磨工具
- 下一篇:用于舵机中的空心杯直流无刷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