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混合下料速度的料车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5510.0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9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傅炳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B28C5/1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混合 速度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砌块成型机的供料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混合下料速度的料车机构。
背景技术
砌块成形机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建筑墙体材料的主要生产设备,一般包括供料装置、输料装置和成型装置等几个主要部分,供料装置提供由水泥、沙子、石粉和水等原料组成的混合料,输料装置将混合料均匀分布于成型装置的模框架中,成型装置通过振动的方式使混合料在模框架中振动成型。
输料装置通常包括料车机构、导轨,料车机构沿着导轨往来于供料装置的出料口和成型装置的进料口之间,不断将供料装置提供的混合料运送到成型装置的模框架中,所述料车机构包括料车箱,为了使料车箱中的混合料不易凝固以及能够均匀布料,通常在料车箱中还设有搅拌装置,现有的料车搅拌装置一般是在料车箱两相对侧壁之间均匀的设置多根互相平行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均匀分布有多根与其轴向垂直的旋转搅拌拨叉, 当料车机构前进至模框架上方时,驱动装置通过链传动装置带动各搅拌轴同步旋转,从而带动搅拌轴上的旋转搅拌叉做旋转拌料动作,从而将料车内的混合料均匀打散,快速均匀地将混合料泻入模框架中,并尽量压实于模框架中,上述料车机构前后搅拌轴统一由一个驱动装置带动旋转,各搅拌轴的转速一致,不可调整,不能实现料车箱前后搅拌轴不同泻料速度的目的,由于料车在前进过程中,就会有一些混合料先下料至模框架的后方内,因此,料车到达模框架上开始布料时,如果料车前后搅拌轴的泻料速度和时间一致,就会存在模框架前方下的物料比与模框架后方下的物料少的现象,布料很不均匀,导致模框架前后布料不均,成品之间的重量误差和强度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模框架前后布料均匀、成品重量误差和强度误差小的可实现混合下料速度的料车机构。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可实现混合下料速度的料车机构,包括料车箱、机架平台及设于机架平台上驱动装置,所述料车箱的两相对侧壁之间均匀的设置有至少两根互相平行的搅拌轴,所述各搅拌轴上均布有搅拌叉,定义所述料车箱具有沿前进方向的横向及与前进方向相垂直的纵向,所述机架平台设于料车箱后方的横向一侧,所述料车箱纵向两侧的前后方还分别设有行走轮,所述驱动装置为两个,分别为前驱动装置与后驱动装置,所述前驱动装置通过第一链传动机构与料车箱前方的至少一根搅拌轴相连动,所述后驱动装置通过第二链传动机构与料车箱后方的至少一根搅拌轴相连动。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搅拌轴为四根,设于料车箱前方的两根搅拌轴通过第一链传动机构与前驱动装置相连动,设于料车箱后方的两根搅拌轴通过第二链传动机构与后驱动装置相连动。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链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链条、两个第一从动链轮及第一主动链轮,所述两个第一从动链轮分别设于料车箱前方的两根搅拌轴的自由端上,第一主动链轮设于前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第一传动链条绕设于第一主动链轮与两个第一从动链轮之间。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料车箱与第一主动链轮相同侧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一张紧轴,所述第一张紧轴上设有可张紧第一传动链条的第一张紧链轮。
进一步改进的是:第二链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传动链条、两个第二从动链轮及第二主动链轮,所述两个第二从动链轮分别设于料车箱后方的两根搅拌轴远离第一传动链条的那一自由端上,第二主动链轮设于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第二传动链条绕设于第二主动链轮与两个第二从动链轮之间。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料车箱与第二主动链轮相同侧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二张紧轴,所述第二张紧轴上设有可张紧第二传动链条的第二张紧链轮。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各行走轮分别为可实现轴向滚动与径向滚动的复合轴承。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两个驱动装置以实现混合下料速度的目的,前驱动装置控制料车箱前方至少一根搅料轴,后驱动装置控制料车箱后方至少一根搅拌辊,可根据模框架前后方的下料需要分别控制、调整料车箱前后搅拌轴的转动速度,从而实现同料车箱不同的下料速度的控制,工作时,可通过调整料车箱前方搅拌轴的搅拌速度来实现加速下料的功能,从而克服了同时间下料,模框架前方下的物料比与模框架后方下的物料少的现象,使得模框架前后受料均匀,降低了成品之间的重量误差和强度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55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殖池塘用饵料喷撒船
- 下一篇:一种便于开关的防水型电控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