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铅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5491.1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6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潘宇亮;孙勤超;白春宇;中岛孝;佐佐木健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蓄电池(沈阳)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08;H01M2/30;H01M10/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110141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蓄电池,具体地说,涉及耐振动性和防漏液性良好、容量特性优良的铅蓄电池。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不仅用于起动车辆的电源、照明电源和备用电源,也广泛用于主电源用途,即用作独立充放电设备用电源例如电动汽车、电动叉车、电动铲车、电动客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滑板车、小型电动助力车、高尔夫球车、电力机车等的动力电源,太阳能用电池等电能储存装置。在这些用途中,铅蓄电池在启动时电流大,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车辆在道路、郊外运行,颠簸非常多,两电极端子部位受到的振动大且很频繁,所以需要考虑铅蓄电池的电极端子部位的耐振动性以及铅蓄电池的防漏液特性。与此同时,也要求减少铅蓄电池的维护保养,并且还要求铅蓄电池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高的容量。
鉴于中盖、极柱和电极端子的连接部分的结构和性能大大影响着铅蓄电池的耐振动性和防漏液性等,所以对该连接部分一直在进行各种研究。
日本专利特开2010-177089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其能够在不损害美观的情况下提高粘接部件的粘接强度。该铅蓄电池具有由难粘接性的聚丙烯树脂等形成的盖体,将用铅套保持极柱而成的端子部贯通设置在该盖体的外肋条内,在该端子部和外肋条之间用粘合剂填充并进行固化,其中将外肋条的内周面与设置在铅套的上端部的突出部之间的距离设定为3.0mm~5.0mm,以使得在通过粘合剂的填充和固化来进行端子封口前对外肋条的内周面实施的火焰处理或电晕放电处理能够均匀地进行,从而在不损害美观的情况下提高粘接部件的粘接强度。上述铅蓄电池的端子部的密封结构的纵剖视图已经在本申请中作为图4列举出了。
中国实用新型CN202259476U中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端子密封结构,其包括上盖、铅衬套和与上述上盖通过螺纹来连接的底胶护圈,其中在上述上盖上设置有位于上述螺纹的外侧且高出上述上盖的上表面的环状凸台,在该凸台的顶部设置有凹槽,在该凹槽内装入O形密封圈。上述凸台比上述上盖的上表面高出1.5~2.5mm,在上述底胶护圈的相应部位也设置有凹槽。通过上述端子密封结构,能够阻挡生产过程中的酸液渗漏到螺纹连接部位。上述端子密封结构示意图已经在本申请中作为图5列举出了。
但是,这些现有技术的铅蓄电池中对中盖、极柱和电极端子的连接部分进行密封的结构在受到电池振动或电池侧放时,容易被破坏,从而无法确保不发生漏液。而且这些结构还会牺牲电池的容量性能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的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耐振动性和防漏液性良好,并且容量特性优良的铅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铅蓄电池的中盖、端极柱和电极端子的连接固定结构和铅蓄电池的密封结构进行特定设计,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
即,本实用新型涉及如下内容。
(1)、一种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电槽、中盖、极板群和端极柱,上述端极柱插入到以贯穿的方式预先埋入上述中盖中的管形铅套中并且上述端极柱和上述管形铅套焊接成一体,上述中盖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述端极柱的上端面和上述铅套的上端面对齐成一个平面,上述端极柱与电极端子焊接成一体,在上述平面的至少一部分上以覆盖在上述铅套与上述中盖之间的界面处存在的缝隙的方式形成有树脂层,上述树脂层在上述平面上的厚度为1.0~3.0mm。
(2)、根据上述(1)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层的上述厚度为1.5~2.5mm。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层是在上述端极柱与上述电极端子焊接成一体之后形成的。
(4)、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层形成在由上述平面、上述电极端子、上述缝隙和配置在上述中盖的上表面上的围挡结构体围成的空间内。
(5)、根据上述(4)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上述围挡结构体的高度不低于上述树脂层的厚度。
(6)、根据上述(4)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上述围挡结构体为设置在上述中盖的上表面上的肋条。
(7)、根据上述(4)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上述围挡结构体由上述中盖的上表面本身的段差形成。
(8)、根据上述(4)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上述围挡结构体以上述端极柱与上述中盖的上表面相交叉的部分为中心呈圆形或方形且连续或断续地分布在上述中盖的上表面上。
(9)、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层是光固化性树脂粘合剂层、热熔融粘合剂层或环氧树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蓄电池(沈阳)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蓄电池(沈阳)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54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碱性干电池密封圈
- 下一篇:一种汽车驾驶信息控制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