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式供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4823.4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4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河口悟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13/02 | 分类号: | H05K13/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穆德骏;谢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式供 料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于供料器底座并向安装头供给元件的带式供料器。
背景技术
安装于供料器底座并向安装头供给元件的带式供料器将载带从卷轴拉出并利用链轮进行间距供给,将收纳于载带的元件连续地供给到元件供给口。通常是多台带式供料器并列安装在台车的供料器底座,但卷轴的宽度由规格确定,因此在为了增加安装到供料器底座的带式供料器的安装数而薄型化了的带式供料器中,卷轴在与带式供料器分离的状态下另外安装于台车是有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带式供料器需要与跟该带式供料器对应的卷轴一体地处理,因此在将带式供料器从台车卸下进行搬运时,要将卷轴也从台车卸下,使设于带式供料器的卷轴插通部插通卷轴的中心孔(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804296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仅卷轴插通部插通卷轴的中央孔,因此卷轴容易从卷轴插通部脱出,存在着在带式供料器的搬运时卷轴落下的情况等无法在稳定保持卷轴的状态下搬运带式供料器的问题点。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式供料器,在与卷轴一体搬运时不存在卷轴从卷轴插通部脱落的情况,能够在稳定保持卷轴的状态下进行搬运。
技术方案1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具备:供料器主体,装卸自如地安装在供料器底座,将由卷轴供给的载带从后端侧向前端侧进行间距供给而将收纳在所述载带的元件供给到前端侧的元件供给口;以及卷轴保持部,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并保持所述卷轴,其中,所述卷轴保持部包括:卷轴插通部,从所述供料器主体的后端向后方延伸设置,并插通到供给所述载带的卷轴的中心孔;以及卷轴外周保持部,从所述供料器主体的后端向后方延伸设置,对由所述卷轴插通部插通的所述卷轴的外周进行保持。
技术方案2所述的带式供料器为,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带式供料器中,所述卷轴插通部在后端部具有防止所述卷轴的脱落的上方突出片。
技术方案3所述的带式供料器为,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带式供料器中,所述卷轴插通部兼作将所述供料器主体安装于所述供料器底座时的锁定机构的把持部。
技术方案4所述的带式供料器为,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带式供料器中,所述卷轴外周保持部在其与所述供料器主体的后端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卷轴的外周部嵌入的凹状部。
技术方案5所述的带式供料器为,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带式供料器中,所述卷轴外周保持部包括:带行进路,在将所述载带导入形成于所述供料器主体的后端的带导入口时供所述载带行进;以及引导部,从所述带行进路的一个侧边向上方延伸设置并对在所述带行进路上行进的所述载带的侧边进行引导,所述凹状部形成于所述供料器主体的后端与所述引导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卷轴插通部插通中心孔的卷轴的外周由卷轴外周保持部保持,因此卷轴不易从卷轴插通部脱出。因此,在与卷轴一体搬运带式供料器时不存在卷轴从卷轴插通部脱落的情况,能够在稳定保持卷轴的状态下进行带式供料器的搬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2是与供料器底座一起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式供料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式供料器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式供料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式供料器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的元件安装作业的安装步骤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3:元件;
12:供料器底座;
13:带式供料器;
13a:元件供给口;
21:载带;
22:卷轴;
22a:中心孔;
31:供料器主体;
32:卷轴保持部;
33:卷轴插通部;
33a:上方突出片;
34:后方延伸部(卷轴外周保持部);
35:锁定机构;
41a:带导入口;
51:带行进路;
52:引导部;
53:凹状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48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