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驱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4820.0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3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明;李良平;谢祥兵;董思林;李冰;夏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29/16 | 分类号: | A01M2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鼠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驱鼠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追求越来越舒适的生活环境中,老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与危害。据调查,平均每只老鼠一年吃掉和损坏的粮食达成18公斤,老鼠窃食树籽、啃咬树皮、毁坏树苗,影响森林植被,影响畜牧业发展;咬破电缆线,使电线短路,造成企业停电停产,甚至引起火灾。据消防部门查证,在不明原因火灾中,有25%是因鼠咬电线造成的。老鼠还啃咬家具,损害高档衣服和贵重文件,在建筑物下掘洞,影响房屋寿命,促成房屋倒塌,尤其是在农村的土木建筑物中最为严重。老鼠还会咬伤人体,传播霍乱等疾病。由于人类活动导致老鼠的天敌大量消亡,老鼠的危害日趋加剧。因此,消灭鼠患,驱除老鼠对一些重要场合的危害就成了我们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
除了传统的灭鼠技术,如采用夹子夹,笼子套的机械方式,投放毒药的化学方式以及利用老鼠天敌灭鼠等技术外,还有多种新型灭鼠技术,如利用极低频电磁波、超声波使老鼠产生不适、从而驱离或杀死老鼠,利用仿生技术,将多个鼠王被灭时的绝望叫声录制成无失真的信号,适时适地地播放以驱赶老鼠。
传统的灭鼠技术,虽然节能环保,但效率低下;新型的驱鼠技术中,由于没有对老鼠的实时监控,要实现高效驱鼠,需要驱鼠装置24小时连续不断地工作,这样就造成了电能的浪费。当需要大面积的驱动时,采用上述驱鼠技术,需要较大的功率,导致在近距离内产生较强的噪音或电磁污染,距离较远则驱鼠效果不佳。对于能源紧缺的今天,我们需要开发更加节能、环保和智能的电子驱鼠技术。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智能驱鼠装置,其能够实时地对驱鼠区域进行检测,当检测到老鼠出现,声波发射器启动,发射驱鼠声波进行驱鼠,当监测到老鼠已经驱离,则声波发射器关闭,从而实现智能、高效与节能环保地驱鼠,并且有利于人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驱鼠装置,其能够实时地对驱鼠区域进行检测,当检测到老鼠出现,声波发射器启动,发射驱鼠声波进行驱鼠,当监测到老鼠已经驱离,则声波发射器关闭,从而实现智能、高效与节能环保地驱鼠,并且有利于人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驱鼠装置,包括为本驱鼠装置提供电源的供电器,还包括与所述供电器相电连接的对驱鼠区域进行实时检测的红外检测器、接收所述红外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并对此信号进行处理的处理控制器及连接在所述处理控制器的输出端的声波发射器。
进一步,所述供电器为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红外检测器的电源输入端;或者所述供电器包括整流器,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与220V电源连接,所述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红外检测器的电源输入端。
进一步,所述红外检测器包括对驱鼠区域的下方进行检测的红外检测器Ⅰ及对驱鼠区域的上方进行检测的红外检测器Ⅱ,所述红外检测器Ⅰ及红外检测器Ⅱ同时进行检测。
进一步,所述处理控制器包括用于输出蜂鸣声和超声波的音频控制芯片。
进一步,所述处理控制器的音量控制端连接有音量开关。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指示本驱鼠装置的功能指示灯,所述功能指示灯与所述处理控制器的控制端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供电器的输入端上并联连接有用于显示电源连接状态的电源显示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驱鼠装置,通过增设红外检测器,能对驱鼠区域进行实时检测,当检测到老鼠出现时将驱鼠信号传递至处理控制器,处理控制器驱动声波发射器发射驱鼠声波,从而实现驱鼠功能;当检测到老鼠已经驱离则将停止信号传递至处理控制器,声波发射器停止工作;由此实现智能、高效与节能环保地驱鼠,并能减少不必要的声波污染,避免影响人类及其他动物的健康;此外,本智能驱鼠装置还能进行火险监测,实现火灾预警;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驱鼠效果显著,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师范大学,未经重庆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4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上作业管柱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柱夹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