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连续监测抗折麻醉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14720.8 | 申请日: | 2013-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刚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监测 麻醉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连续监测抗折麻醉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市场上用于人体外周神经阻滞的局麻药物输注方式,是将注射器与穿刺针通过导管接驳连接,将局麻药物注入人体组织中的目标神经处,导管也因此成为外周神经阻滞手术器械中的一个重要部件,根据手术的不同需要,导管可分为一次注射与连续注射的型式:
一次注射型式,导管采用聚氯乙烯医用材料(PVC)制成,在完成穿刺定位后,注射局麻药。此方式只能一次性注射局麻药,不能支持长时间的手术麻醉。
连续注射型式,导管采用尼龙材料(PA)制成,在完成经皮穿刺定位后,可通过此导管注射局麻药,并可将导管留置在穿刺部位的组织中,以达到连续地注入局麻药的目的。此种方式可支持时间较久较为复杂的手术中的麻醉以及术后镇疼使用,缺陷是导管易因为体位的变动和操作的原因发生移位和弯折而影响或阻止药液的正常输注。且导管发生移位往往不能被及时查觉,导致局麻药不能有效地输注到目标神经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可连续监测麻醉导管。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连续监测抗折麻醉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本体由管帽、螺旋管芯、导管壁及导管接头组合而成,所述的管帽焊接在螺旋管芯的两端构成导管的管芯,在所述导管管芯的外部,包覆有导管壁,所述的导管接头为三接口导管,其中一个接口导管接头的接口连接导管的一端,一个接口连接注射器或输注器械,另一个接口为导电接口连接来自神经丛刺激器的脉冲电信号。
所述的管帽呈蘑菇头形。
所述的导管壁为PA材质。
所述的螺旋管芯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较长时间的留置在人体组织的目标神经处,供连续注射局麻药进行神经阻滞;
2、可连续的监测导管在体组织中的位置,以保证导管一端出液口离目标神经最近;
3、因为导管随时都位于离目标神经最接近的位置,可以保证以最小的局麻药量达到最理想的阻滞效果,病人受药物的毒副作用可降至最低;
4、因为有内螺旋钢丝管芯的结构支撑,导管不受病人体位的变动或其它原因造成的扭曲、弯折的影响,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5、导管两端的导电结构,使得连接测试非常方便和准确。
本实用新型针对当前的输注导管器械作了如下结构与控制上的改进:
针对当前的留置导管可能发生不易查觉的移位问题,加装了导管内的导电结构,在不影响液体流通的情况下,可通过电脉冲来实时监测,一旦通过监测发现有移位时可立即进行实时调整和处理,从而达到使导管在人体内保持正确位置的目的和效果。
针对留置导管易因为人体位移动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弯折扭曲,影响导管的通畅或造成阻塞,设计了管内不锈钢螺旋管,从结构上杜绝了上述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连续监测抗折麻醉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连续监测抗折麻醉导管的导管接头结构示意图。
1为管帽、2为螺旋管芯、3为导管壁、4为导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一至图二所示:一种可连续监测抗折麻醉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本体由管帽1、螺旋管芯2、导管壁3及导管接头4组合而成,所述的管帽1焊接在螺旋管芯2的两端构成导管的管芯,在所述导管管芯的外部,包覆有导管壁3,所述的导管接头4为三接口导管,其中一个接口4A导管接头的接口连接导管的一端,一个接口4B连接注射器或输注器械,另一个接口4C为导电接口连接来自神经丛刺激器的脉冲电信号。
所述的管帽1呈蘑菇头形。
所述的导管壁3为尼龙材质。
所述的螺旋管芯2为不锈钢材质。
如图一所示,导管由蘑菇形管帽1、极细不锈钢丝螺旋管2及尼龙管壁3组合而成,其中二只蘑菇形管帽分别焊接在极细不锈钢螺旋管的两端,此部分构成电的导体并对尼龙管壁起到支撑、抗弯折的作用,在此部分的外部包覆有尼龙管壁,起到密闭与输送液体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刚,未经王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47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