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海洋孤岛波浪能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3841.0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2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侠;万攀;罗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24 | 分类号: | F03B13/2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洋 孤岛 波浪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能源利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海洋孤岛波浪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孤岛及其周边海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在获取资源的时候随之出现了关于用电困难及缺乏淡水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内陆给孤岛送电,是极难实现的,没有电给海水的淡化也带来了困难,因此,对孤岛及其周边海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目前,出现较多的围堰造坝式波浪能发电技术,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基础建设投资大,维修不方便等缺点。
专利“波浪能发电系统”(专利号:CN200820142634.0)给出了一种新技术处理方案,其通过堤坝将波浪汇集到蓄水池中,蓄水池的水可以连续不断经出水口注入水斗水车,水斗水车注入水后饶轴转动,带动传动皮带转动,传动皮带带动发电机发电。虽然这种方案能够发电,但是皮带在传动时容易打滑,系统的稳定性不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发明一种新的孤岛海洋发电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正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发电效率高,结构简单,维护和安装成本低,能够满足孤岛用户用电需求的用于海洋孤岛波浪能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海洋孤岛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有安装支架,浮球和活塞筒,其中活塞筒竖直方向固定在安装支架上,活塞筒上安装有进气装置,浮球漂浮于水面上,并与活塞筒的伸缩端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压缩气囊,百叶轮和发电机,其中所述的压缩气囊为弹性可收缩的气囊,气囊进气口与活塞筒连通,并在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门,气囊的出气口正对百叶轮的叶片,百叶轮的轮轴与发电机输入轴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活塞筒的伸缩端包括有活塞和推杆,推杆一端连接活塞,另一端竖直向下穿过安装支架与浮球连接,并在与浮球连接处通过端盖旋紧。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安装支架上,正对推杆的位置处安装有直线轴承,将推杆套装在直线轴承之内,保证了浮球上下波动时,推杆只能推动活塞沿竖直方向运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进气装置为第二单向阀门,其与第一单向阀门安装方向相反,两者为联动,一个关闭时,另一个打开,当浮球向上波动时,活塞向上运动,第二单向阀门关闭,第一单向阀门打开,使得活塞将气体压入气囊中储存起来;当浮球向下波动时,活塞向下运动,第一单向阀门关闭,第二单向阀门打开,使得外界气体经第二单向阀门进入活塞筒中,保证了活塞可以轻松的向下运动,且保持了活塞筒内外气压的平衡,气囊中气体也不会倒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效果是:
将波浪产生的机械能通过单向进气的气囊储存起来,再把气体运动转化为百叶轮的回转运动带动发电机转动以完成持续发电,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造价低,稳定性好,且波浪能是可再生能源,清洁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
图中:1、浮球;2、活塞支撑座;3、活塞;4、活塞筒;5、第二单向阀门;6、第一单向阀门;7、转动轴;8、发电机;9、气囊;10、百叶轮;11、套筒;12、百叶轮支撑座;13、发电机支撑座;14、安装支架;15、直线轴承;16、推杆;17、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用于海洋孤岛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有安装支架14,浮球和活塞筒4,安装支架14上分别通过活塞支撑座2、百叶轮支撑座12、发电机支撑座13固定安设有活塞筒4、套筒11、发电机8,百叶轮10与发电机8的转动轴7固定连接,套筒11为圆柱状半密闭结构,将百叶轮10包围在其内,其中活塞筒4竖直方向固定在安装支架上,活塞筒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门5,浮球1漂浮于水面上,并与活塞筒4的活塞3连接在一起,气囊9为弹性可收缩的气囊,气囊9进气口与活塞筒4连通,并在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门6,气囊9的出气口正对百叶轮10的叶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活塞筒4的伸缩端包括有活塞3和推杆16,浮球1为球形状结构,可以吸收来自任何方向的波浪,其上端通过端盖17与推杆16旋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支架14上,正对推杆16的位置处安装有直线轴承15,将推杆16套装在直线轴承15之内,直线轴承15保证了浮球1上下波动时,推杆16只能推动活塞3沿竖直方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38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