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段连接式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3721.0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1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进;刘铁桥;张斌;何发亮;张达武;纪福俊;章玉秀;邓再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祥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00 | 分类号: | H01B17/00;H01B1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段 连接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段连接式绝缘子,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很好的将两个或者多个绝缘子相连接的装置。
背景技术
早年间绝缘子多用于电线杆,随着科技的发展,慢慢发展于高型高压电线连接塔的一端挂了很多盘状的绝缘体,它是为了增加爬电距离的,通常由玻璃或陶瓷制成,就叫绝缘子。绝缘子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着两个基本作用,即支撑导线和防止电流回地,这两个作用必须得到保证,绝缘子不应该由于环境和电负荷条件发生变化导致的各种机电应力而失效,否则绝缘子就不会产生重大的作用,就会损害整条线路的使用和运行寿命。
目前,在现有市场中,在使用绝缘子时,有时候可能会由于实际的使用或者需求情况,一根绝缘子的长度达不到使用要求,此时就会需要将两根或者两根以上的绝缘子拼接起来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很好的将两个或者多个绝缘子相连接的分段连接式绝缘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段连接式绝缘子,其创新点在于:主要包括芯棒、伞套、环型金具、连接金具及均压环;
所述芯棒上套装有伞套及均压环,在芯棒的两端均与环型金具相连接,所述均压环一共有两个,分别位于伞套的两侧;
所述两个芯棒位于相邻一侧的环型金具通过连接金具相连接,所述连接金具整体矩形状,在连接金具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一环形加强筋,在连接金具的两侧均开有一容环型金具插入的凹坑,在环型金具插入后,通过连接扁销相固定,所述连接扁销自上而下穿过连接金具并从环型金具的通孔中穿过,在连接扁销的底端开有一销轴孔,在销轴孔内穿有销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相邻的绝缘子一侧的环型金具通过连接金具很好的进行连接,同时利用连接扁销固定,同时连接扁销的底端通过销轴固定,防止连接扁销掉落,采用这样的结构最终使得两个或者以上的绝缘子相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段连接式绝缘子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段连接式绝缘子的连接金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段连接式绝缘子的环型金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示意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分段连接式绝缘子主要包括芯棒1、伞套2、环型金具4、连接金具6及均压环7。
在芯棒1上套装有伞套2及均压环7,在芯棒1的两端均与环型金具4相连接,在环型金具4的中部开有一椭圆形通孔,如图3所示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的示意图可知,两个芯棒1位于相邻一侧的环型金具4通过连接金具6相连接,连接金具6的整体横截面呈矩形状,在连接金具6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一环形加强筋5,在连接金具6的两侧均开有一容环型金具4插入的凹坑,在环型金具4插入后,通过连接扁销8相固定,连接扁销8自上而下穿过连接金具6并从环型金具4的椭圆形通孔中穿过,在连接扁销8的底端开有一销轴孔9,在销轴孔9内穿有销轴,用于固定连接扁销8,防止连接扁销8从连接金具6中掉落。
均压环7一共有两个,分别位于伞套2的两侧,均压环7分为大型均压环及小型均压环,其中,大型均压环位于远离连接金具6的一侧,大型均压环的口径Ф为400mm,小型均压环位于靠近连接金具6的一侧,小型均压环的口径Ф为232m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祥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祥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37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