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硬结合板胶带快压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3617.1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0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咏;许明齐;谭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美维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硬 结合 胶带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硬结合板胶带快压夹具。
背景技术
软硬结合板在生产时,需要在其表面贴上一层保护胶带,从而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损耗。目前,各软硬结合板生产企业均采用手工贴保护胶带,每一块板的贴胶需要进行“取样、预贴、电烙铁固定、检查、快压”五个步骤,耗时约30分钟,效率很低。在贴胶过程中,胶带与软硬结合板存在对位精度较低、加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移位,导致成品报废率较高,同时在加工过程中存在被电烙铁烫伤的风险,并且纯人工操作使得加工效率较低,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硬结合板胶带快压夹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软硬结合板胶带快压夹具,包括夹具底座、第一pin钉和夹具盖板,所述夹具底座为长方形板,所述夹具盖板为尺寸与夹具底座大小对应的长方形框板,所述第一pin钉为4个,分别固定在夹具底座的四个夹角位置,所述夹具盖板上设有与第一pin钉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与第一pin钉相配合。
更优的是,所述夹具底座上至少一对相邻的第一pin钉间中心位置还增设1个第二pin钉,与之对应,所述夹具盖板的对应位置增设有与第二pin钉对应的第二通孔。
更优的是,所述第一pin钉与第二pin钉的直径均为3.17mm。
更优的是,所述夹具盖板上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直径均为3.175mm。
更优的是,所述夹具底座的厚度为0.5mm-2.5mm。
更优的是,所述夹具盖板的厚度为0.5mm-2.5mm。
更优的是,所述长方形框板的边框宽度为30mm。
更优的是,所述夹具底座与第一pin钉、第二pin钉均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
更优的是,所述夹具底座与第一pin钉、第二pin钉均采用螺纹方式固定。
更优的是,所述夹具底座与夹具盖板为不锈钢板、铝合金板和FR4芯板中的一种。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后,需要保护的软硬结合板以及其上下两层的保护胶带上具有与底座上固定的pin钉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固定位置,从而使胶带与软硬结合板处于良好的对位状态,通过盖上上层盖板,使得软硬结合板与保护胶带位置进一步固定,避免加工过程中出现移位的现象,本技术方案简单、易操作,不需要进行传统手工逐个对位的操作,能够极大提升贴胶带的效率,同时也能避免传统贴胶过程中被电烙铁烫伤的风险,提高了贴胶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1是软硬结合板胶带快压夹具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是软硬结合板胶带快压夹具实施例一的夹具盖板的俯视图。
图3是软硬结合板胶带快压夹具实施例一的夹具底座的俯视图。
图4是软硬结合板胶带快压夹具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图5是软硬结合板胶带快压夹具实施例二的夹具盖板的俯视图。
图6是软硬结合板胶带快压夹具实施例二的夹具底座的俯视图。
图7是软硬结合板胶带快压夹具实施例三的结构图。
图8是软硬结合板胶带快压夹具实施例三的夹具盖板的俯视图。
图9是软硬结合板胶带快压夹具实施例三的夹具底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软硬结合板胶带快压夹具实施例一,包括夹具底座1、第一pin钉2和夹具盖板3,所述底座1为长方形板,所述夹具盖板3为尺寸与夹具底座1大小对应的长方形框板,所述第一pin钉2为4个,分别固定在夹具底座3的四个夹角位置,所述夹具盖板3上设有与夹具底座1固定的第一pin钉2位置、内径大小相对应的第一通孔31。该软硬结合板胶带快压夹具中,夹具底座1为不锈钢板,夹具盖板3为铝合金框板,第一pin钉2直径为3.17mm,夹具盖板3上第一通孔31的直径为3.175mm,夹具盖板3边框32的宽度为30mm,夹具底座1与夹具盖板3的厚度均为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美维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美维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36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途的防身双层腰带
- 下一篇:一种采用纳米银导电层的调光玻璃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