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测试变压器直流电阻或断路器回路电阻的线夹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13501.8 | 申请日: | 2013-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9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威;庞博;赵婧;孟繁喜;吕绍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陈昌娟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试 变压器 直流 电阻 断路器 回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试验仪器附属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变压器直流电阻或断路器回路电阻的线夹。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断路器导电回路接触良好是保证断路器性能的重要条件,导电回路电阻增大将使触头严重发热,从而造成弹簧退火、触头周围绝缘零件烧损。由于断路器导电回路电阻数值较小(μΩ级别),若测量线夹与断路器触头接触不良,会使测量结果误差较大,影响试验人员判断设备情况。
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是变压器试验中既简便又重要的一个试验项目。测试变压器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可以检查出绕组内部导线接头的焊接质量、引线与绕组接头的焊接质量、电压分接开关各个分接位置及引线与套管的接触是否良好、并联支路连接是否正确、变压器载流部分有无断路、接触不良以及绕组有无断路现象。
在工作中发现现有的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仪线夹及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线夹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断路器回路测试仪测量线夹受形状和大小的限制,对VS1(ZN63)型断路器进行回路电阻测试时,只能将其线夹夹在断路器动触头上,无法保证接触良好,需反复调整线夹位置,有时还需打开绝缘护套上盖,将线夹夹在导线上进行测量;对于厦门ABB生产的VD4型真空断路器,绝缘护套为全密封形式,无法将线夹夹在导线上,只能反复调整动触头及线夹位置进行测量。上述情况使试验时间延长,影响试验数据准确性和稳定性。
而对于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测量线夹由于开度和厚度限制,无法直接夹在变压器引出线缆头上,只能夹在接线板进行测量,由于各种外部因素导致试验数据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直流电阻、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线夹,能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缩短试验时间,降低误判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测试变压器直流电阻、断路器回路电阻的线夹,包括绝缘线夹本体和夹头,所述绝缘线夹本体整体上呈钳子状,由钳嘴、钳腮和手柄组成,所述夹头固装在所述钳嘴处,所述夹头包括左右对称的两部分,每一部分由呈90°~140°连接在一起的第1板和第2板组成,所述第1板内侧为锯齿状;所述钳嘴下部的壁面上形成有通孔,所述第1板固装在钳嘴相应侧的内壁上,所述第2板从钳嘴内侧穿过所述通孔。
所述夹头由多个形状相同的薄片叠加在一起而形成,所述第2板远离第1板的一端均形成有供固定用的小孔。
所述夹头的第1板分为三段,第一段为直板,第二段为圆弧形板,第三段为直板。
所述第1板的第二段和第三段置于绝缘线夹本体前部内侧的凹槽内,而第一段至少有2/3长度伸出凹槽。
所述夹头的第1板分为五段,由前向后第一段为直板,第二段为圆弧形板,第三段为直板,第四段为圆弧形板,第五段为直板。
所述第1板的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五段置于绝缘线夹本体前部内侧的凹槽内,而第一段和第二段伸出凹槽。
该线夹的夹头内侧为锯齿状,能够保证咬合强度,防止试验过程中夹头松脱,同时增大接触面积,提高试验数据准确性。分体式结构使该线夹能依据被测设备的结构进行组装,且该线夹安装方便、不易损坏,安全可靠;且夹头采用多片金属叠加,能保证在遇到不同形状的夹持物时,在满足测试数据准确性的条件下产生合理范围的形变,尽量增大与夹持物的接触面,从而提高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2的纵切面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纵切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测试变压器直流电阻、断路器回路电阻的线夹,包括绝缘线夹本体2和夹头1,所述绝缘线夹本体2整体上呈钳子状,由钳嘴、钳腮和手柄组成,所述夹头1固装在所述钳嘴处,所述夹头1包括左右对称的两部分,每一部分由呈90°~140°连接在一起的第1板和第2板组成,所述第1板内侧为锯齿状;所述钳嘴下部的壁面上形成有通孔,所述第1板固装在钳嘴相应侧的内壁上,所述第2板从钳嘴内侧穿过所述通孔。
所述夹头的第1板分为三段,第一段为直板11,第二段为圆弧形板12,第三段为直板16。
所述第1板的第二段12和第三段16置于绝缘线夹本体2前部内侧的凹槽内,而第一段11至少有2/3长度伸出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35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