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刀辊固定的辅助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3218.5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0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曾建华;陈文先;赵科文;周诗华;孟天河;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盛际丰 |
地址: | 550003***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固定 辅助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刀辊固定的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维修人员在对刀辊日常的维护及维修中,常遇到一个难题,就是在对其或其部件进行维护维修时,如对刀辊主轴机构组成上的轴承及零部件进行拆装时,无法对刀辊进行有效的锁定,而各切丝机生产厂家在交售其产品时并未提供该类型的辅助拆装工具。
现有技术采用的方法是:在维护维修前,操作人员对其用龙门支架配合铁丝进行捆绑固定,但依然会出现刀辊移位错位、对其本身或部件造成损伤破坏等情况,维护维修困难;同时,采用该方法耗时高,对一台切丝机刀辊拆装完工时间大约要16小时。
基于以上现状,函待一种在对刀辊零部件进行拆卸或安装维护维修时用以锁定刀辊的辅助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刀辊固定的辅助工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刀辊固定的辅助工装,包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长度不小于刀辊两端支架的距离,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与刀辊对应的螺孔,所述螺孔内穿设用于固定刀辊的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其中一端或两端底部设有垫块。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包括一根螺杆以及旋设在所述螺杆上的四个螺母。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经济,能有效解决刀辊日常维护维修中如对其零部件拆装及安装时容易造成刀辊及其零部件的移位、错位、损伤破坏及不安全因素等问题;同时显著提高维护维修效率,缩短工时,从之前的16小时左右完工到现在只需3小时左右就能圆满完成,效率提高3倍多,对现场急需用于生产的切丝机提供生产任务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螺杆
2 螺母
3 支撑板
4 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至图2,图1至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用于刀辊固定的辅助工装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一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长度不小于刀辊两端支架的距离,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与刀辊对应的螺孔,所述螺孔内穿设用于固定刀辊的螺栓。
以下结合切丝机维护具体操作步骤为例作进一步详述:
一、将切丝机机身头打开,然后打开刀辊上面的盖板;
二、将刀辊右支架上的耳轴拆下,以便于刀辊锁具的放置;
三、使用时,将支撑板3放置在刀辊两端的支架上,为保证支撑强度及稳固,支撑板优选为槽钢。同时刀辊两端的支架因型号不同,可能存在并不平齐的情况,因此根据具体情况,在支撑板其中一端或两端两部增设垫块4,以使支撑板保持水平状态。(图2及图3所示)
四、将支撑板上的螺孔与刀辊上的螺孔对齐,通过螺栓固定。根据刀辊上的螺孔个数决定螺栓个数,每个螺栓单元由四颗螺母2和一根螺杆1组成,平衡板上下侧各两颗,其中三颗起固定作用。旋入螺杆,旋转到一定深度后利用最底端的一颗螺母将其与刀辊初步拧紧固定,然后支撑板上下表面各拧紧一螺母锁死固定,另外一颗即螺杆最上端的一颗螺母用以拆卸时逆向旋转起产生反向力作用。
五、当全部螺栓单元锁死固定后,这样就将刀辊牢牢的固定;
六、通过上述步骤的完成即可实现对刀辊零部件拆卸及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32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高温高压填砂管实验装置
- 下一篇:平板电视电源交流输入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