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信号接收的数字有线接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0951.1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1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天任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1 | 分类号: | H04N21/41;G02B6/42;G08C2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潘宪曾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信号 接收 数字 有线 接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字有线接收机,具体涉及一种增强信号接收的数字有线接收机。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突破,数字化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多种多样,数字有线接收机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应用,如今的数字电视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广播传输方式,大多城市里的朋友都有了数字有线接收机,用模拟电视收看数字电视了。
数字有线接收机在使用的时候,主要通过遥控器来操作,遥控器发射的红外无线信号被数字有线接收机接收来实现操作,有些时候,在信号较弱或者是角度不对的时候,数字有线接收机接收不到遥控器的信号,使得遥控器经常失灵,影响数字有线接收机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在信号较弱或者是角度不对的时候,数字有线接收机接收不到遥控器的信号,使得遥控器经常失灵,影响数字有线接收机的使用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强信号接收的数字有线接收机,包括壳体、显示屏、操作面板和红外信号接收器,还包括信号增强罩。操作面板位于壳体的上表面,显示屏和红外信号接收器位于壳体的前表面,信号增强罩罩在壳体前表面上。
所述的信号增强罩包括上翅翼、下翅翼和凸透镜面板,上翅翼和下翅翼安装在壳体正面的上下边,呈八字形张开,凸透镜面板连接着上翅翼和下翅翼的边缘。
所述的信号增强罩采用的是透明的镜面材料。
所述的凸透镜面板表面为弧形,由多个凸透镜排列组成,并且所有凸透镜的焦点都在红外信号接收器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增强信号接收的数字有线接收机,包括壳体、显示屏、操作面板和红外信号接收器,还包括信号增强罩。操作面板位于壳体的上表面,显示屏和红外信号接收器位于壳体的前表面,信号增强罩罩在壳体前表面上。通过加设一个信号增强罩,增强接收机的信号接收,使我们在使用的时候,最大限度的能够使接收机接收到遥控信号。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信号增强罩结构示意图
图3是信号增强罩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显示屏;3、操作面板;4、红外信号接收器;5、信号增强罩;6、上翅翼;7、下翅翼;8、凸透镜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增强信号接收的数字有线接收机,包括壳体1、显示屏2、操作面板3和红外信号接收器4,还包括信号增强罩5,其特征在于:操作面板3位于壳体1的上表面,显示屏2和红外信号接收器4位于壳体1的前表面,信号增强罩5罩在壳体1前表面上。
红外信号接收器4主要用来接收红外无线遥控信号,将操作面板3设置到壳体1上表面,不影响手动操作,在壳体1前表面上加一个信号增强罩5,在信号在偏角度或者信号比较弱的时候,仍能让红外信号接收器4接收到。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所述的信号增强罩5包括上翅翼6、下翅翼7和凸透镜面板8,上翅翼6和下翅翼7安装在壳体1正面的上下边,呈八字形张开,凸透镜面板8连接着上翅翼6和下翅翼7的边缘。信号增强罩5采用的是透明的镜面材料。
所述的凸透镜面板8表面为弧形,由多个凸透镜排列组成,并且所有凸透镜的焦点都在红外信号接收器4的位置。
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聚光性,对遥控器发射的红外光线进行折射,而红外信号接收器4位于所有凸透镜的焦点位置,所以,增加的信号增强罩5增大了红外信号接收器4对外的可视范围,如图3所示,原有的壳体1上方和下方的以前会被壳体1阻挡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都能传递到红外信号接收器4上,这样就扩大了红外信号接收器4接收范围,使得在信号较弱或者是角度不对的时候,,数字有线接收机也能接收到遥控器的信号。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天任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天任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09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