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食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0913.6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9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焦英波;张月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英波 |
主分类号: | A61F2/04 | 分类号: | A61F2/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任益 |
地址: | 050051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食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食管替代品。
背景技术
食管是连接咽喉与胃之间的一条长管状肌性器官,担负着将食物从咽输送到胃的功能,然而受地域环境的影响,我国成为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食管癌在治疗过程中首选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食管的病变部位,切除后必须用其他器官加以替代,以维持消化道的连续性,保证食物能够通过食道顺利进入胃肠消化吸收。通常替代食道的器官为胃、小肠或者结肠,胃肠原位于腹腔内,当将这些器官移位于胸腔中代替食管时,不仅手术时间长,手术繁杂,而且术后还会带来较多并发症,因此采用自身器官移植的方式在临床医学中不推荐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食管,用于代替人体食管植入切除后余留的食管之间,保证食物能够顺利通过食道进入胃中,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人工食管,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脱细胞支架层、第一医用橡胶层、镍钛合金网层以及第二医用橡胶层四层结构的管状通道,所述脱细胞支架层与第一医用橡胶层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医用橡胶层和第二医用橡胶层的两端封闭设置,镍钛合金网层填充在由第一医用橡胶层和第二医用橡胶层形成的封闭结构中,所述脱细胞支架层两端分别比镍钛合金网层的两端短1±0.05cm;所述管状通道内壁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内衬支撑架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所述内衬支撑架为由六个弧度相同的弓形体组合而成环状结构,每个弓形体上均设置有两个弓形通孔,相邻两个弓形体之间通过穿过弓形通孔的线绳连接;其中一个弓形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存放线绳打结端的窄浅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衬支撑架位于镍钛合金网层长于脱细胞支架层的端部。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完全可以代替采用胃、肠的手术移植方式,植入切除后余留的食管之间,保证食物能够顺利通过食道进入胃中,避免了腹部手术,使手术创伤面大为减小,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病痛,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管状通道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衬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弓形体的横向剖视图。
其中:1.脱细胞支架层,2.第一医用橡胶层,3.镍钛合金网层,4.第二医用橡胶层,5.内衬支撑架,6.凹槽,7.通孔,8.弓形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人工食管,包括管状通道,管状通道为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脱细胞支架层1、第一医用橡胶层2、镍钛合金网层3以及第二医用橡胶层4四层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脱细胞支架层1与第一医用橡胶层2之间过盈配合,即脱细胞支架层紧密地包裹在第一医用橡胶层的外壁上;第一医用橡胶层2和第二医用橡胶层4的两端封闭设置,镍钛合金网层3填充在由第一医用橡胶层2和第二医用橡胶层4形成的封闭结构中,脱细胞支架层1两端分别比镍钛合金网层3的两端短1cm,当然还可以±0.05cm的误差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管状通道内壁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内衬支撑架5支撑。内衬支撑架5为由六个弧度相同的弓形体8组合而成环状结构,如图2所示。每个弓形体8上均设置有两个弓形通孔7,如图3所示,相邻两个弓形体之间通过穿过弓形通孔的线绳连接,六个弓形体通过两根线绳连接,线绳在六个弓形体中形成环形结构。六个弓形体8中的一个弓形体8上还设置有窄浅形凹槽6,用于存放线绳的打结端。本实施例中内衬支撑架5位于镍钛合金网层3长于脱细胞支架层1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第一医用橡胶层长出脱细胞支架层的部分插入到人体余留的两端食管中,使脱细胞支架层紧贴人体食管切口端;然后采用扣环将人体食管与本实用新型的重叠段紧固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中扣环为两端可以相互扣合的弹性C型环,方便手术。
手术完成后,待脱细胞支架层与原有人体食管形成一体时,将内衬支撑架中的线绳剪断,使内衬支撑架的六个弓形体散落,从管状通道中取出,最后再将第一层医用橡胶层、第二层医用橡胶层以及它们之间的镍钛合金网层全部取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英波,未经焦英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09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牙垫
- 下一篇:一种口腔科用多功能无牙颌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