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线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0454.1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3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微平;臧乐间;瞿建红;陈秀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兴集团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58 | 分类号: | H01B17/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旦华 |
地址: | 325608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线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套,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对导线进行保护的导线护套。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使用各种类型的电器,导线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因此经常会有导线乱放,杂乱无章的现象出现,导线直接裸露在外,导线线皮容易发生磨损、腐蚀和老化进而影响导线的使用性能,且当导向较多时,若任意散落,不仅导线容易被踩踏,而且容易绊倒使用者,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02537019A公开了一种导线护套,包括若干个接管,各该接管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各该接管包含:一金属外管,该金属外管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依序形成有一头段、延伸段、抵靠段与一尾段,该延伸段的内径与该头段的内径平齐,该抵靠段具有一大于该延伸段的内径,该尾段的内径自该抵靠段向该第二端渐扩;一塑胶内管,具有一固定段与一自该固定段延伸的保护段,该固定段的外径与所述抵靠段的内径相对应,该保护段的外径与所述头段及所述延伸段的内径相对应,该塑胶内管自所述尾段插设于所述金属外管,令所述固定段抵顶于所述抵靠段;其中,各所述接管的尾段供另一接管的头段插接,所述固定段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该抵靠段的轴向长度,使该抵靠段内形成有一缓冲空间。即在上述专利文献所述的导线护套中,该导线护套有金属外管和套设在金属外管内部的塑胶内管组成,且各所述接管的尾段供另一接管的头段插接,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导线的长度对该导线护套进行多个组合使用,从而使得其能适用于各种长度的导线。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所述的导线护套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为了实现该导线护套的串接使用,该金属外管的内部需要通过延伸段、抵靠段和尾段来形成适合下一个金属外管的头段插入的台阶型孔,其加工过程复杂,生产成本高;(2)该导向护套由金属外管和塑胶内管组成,其使用成本高,特别是当其用于对单根的导线进行保护时,使用成本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导线护套,其加工过程复杂,生产成本高,使用成本也高,进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都低的导线护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线护套,其包括适合导线套入的软套管,所述软套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导线的外径,所述软套管包括成型为圆形管状的中间部分,两个内腔尺寸大小和/或形状与所述中间部分的内腔尺寸大小和/或形状不同的端头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中间部分与所述端头部之间过渡连接的过渡连接部。
两个所述端头部呈椭圆形,所述过渡连接部的与所述中间部分连接的一端成型为圆形,所述过渡连接部的与所述端头部连接的另一端成型为椭圆形。
两个所述端头部成型为四边形,所述过渡连接部与所述中间部分连接一端的成型为圆形;所述过渡连接部与所述端头部连接的另一端成型为四边形。
所述端头部的内腔尺寸大于所述中间部分的内腔尺寸。
所述软套管的壁厚为0.2-1mm。
所述软套管的壁厚设为0.5mm。
所述软套管采用聚氯乙烯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软套管包括成型为圆形管状的中间部分,两个内腔尺寸大小和/或形状与所述中间部分的内腔尺寸大小和/或形状不同的端头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中间部分与所述端头部之间过渡连接的过渡连接部,即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导线护套包括所述软套管,所述软套管的结构简单,加工简便,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都比较低。
(2)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所述端头部呈椭圆形,所述过渡连接部的与所述中间部分连接的一端成型为圆形,所述过渡连接部的与所述端头部连接的另一端成型为椭圆形;两个所述端头部成型为四边形,所述过渡连接部与所述中间部分连接一端的成型为圆形;所述过渡连接部与所述端头部连接的另一端成型为四边形。即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端头部设为椭圆形或四边形能够将原来聚集在所述中间部分的导线进行分散,使得各导线能顺利的与其他部件相连。
(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端头部的内腔尺寸大于所述中间部分的内腔尺寸,从而使得所述导线既能在所述中间部分聚集,又能在所述端头部与其他部件顺利连接。
(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软套管的壁厚为0.2-1mm,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环境来选择所述软套管的厚度,当所述软套管使用环境较好或用于保护单根所述导线时,可以选择所述软套管的厚度为0.2mm,当所述软套管使用环境恶劣或用于保护多根所述导线时,可以适当的加厚所述软套管的厚度,比如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兴集团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合兴集团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04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