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用内模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0383.5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5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荣盛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空心 板用内模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详细讲是一种根据结构简单、便于拆装和运输,使用方便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用内模壳。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为了减少高层建筑的自身重量、节约节省材料且使建筑物更加稳固,目前在楼房建筑领域中,混凝土现浇楼板基本为实心楼板。空心楼板是在现场浇筑过程中,在混凝土内设置空心的内模壳而形成的;内模壳作为混凝土现浇楼板的一种建筑材料,一般采用塑料或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GRC)制成。现有的用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内模壳,是由相互扣合的、呈容器状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的中空的长方体或多边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内侧的周边上均布有相对应的连接座,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连接座上相对应设有插接孔,上壳体和下壳体上设有用于将其捆扎紧固为一体的捆扎槽;使用时,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对合,使用铁丝捆合为整体。这种内模壳,抗压强度低、浇筑过程中壳体受压易变形,上侧面受压中部易下陷。现有的内模壳无论是使用塑料还是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GRC)制成的,占地面积大,运输不方便;塑料制成的内模壳需要使用铁丝捆合,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压强度高、不易变形,拆装方便、快捷,运输便捷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用内模壳。
本发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用内模壳,包括相互扣合、呈容器状上壳体和下壳体,其特征在于上壳体和下壳体四周的侧壁呈向外倾斜状与底壁相连,上壳体和下壳体上设有至少一条向壳体内侧凸起的横向加强筋和至少一条向壳体内侧凸起的纵向加强筋,上壳体和下壳体内侧中部相对处设有圆形定位凸起,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相互接触处的周边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子母扣。
本发明中所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呈四边形容器状,四侧的侧壁相互间及侧壁与底壁间平滑过度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外侧与横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和圆形定位凸起相对处分别设有横向凹槽、纵向凹槽和圆形凹槽。横向凹槽、纵向凹槽和圆形凹槽使上壳体和下壳体各处的壁厚相同,在增加了模壳的抗压强度、使其不易扭曲变形的前提下,节约材料,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中所述的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均布有加强筋。进一步增强模壳的抗压强度。
本发明中所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相互接触处的周边上设有相对的向外凸起的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插接式子母扣。
本发明中所述的下壳体一侧的连接座上设有插接式子母扣的子扣或母扣,与其对称的下壳体另一侧的连接座上设有插接式子母扣的母扣或子扣,上壳体和下壳体完全相同。使用时上壳体翻转扣在下壳体上,插接式子母扣的子扣和母扣相互对应,插合定位即可。塑料制品注塑成型,只需一套模具即可,节约制造成本。
本发明由于上壳体和下壳体四周的侧壁呈向外倾斜状与底壁相连,在搬运及运输过程中,如同饭碗状的多个上壳体和下壳体可以叠摞在一起,节约空间,便于搬运及运输。由于壳体和下壳体上设有至少一条向壳体内侧凸起的横向加强筋和至少一条向壳体内侧凸起的纵向加强筋,壳体抗压强度高,不易扭曲变形。由于上壳体和下壳体内侧中部相对处设有圆形定位凸起,使用过程中可以在两个圆形定位凸起间加设支撑套管,避免模壳中部受压塌陷。使用时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插接式子母扣相互插接扣合,无需使用铁丝等缠绑,拆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上壳体或下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上壳体或下壳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上壳体或下壳体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荣盛,未经徐荣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03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量化油底壳
- 下一篇:喂料斗用料团推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