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寻址用户管理系统终端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0375.0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2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龙永庆;余波;宗瑞朝;青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康特电子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5 | 分类号: | H04N21/45;H04N21/6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寻址 用户 管理 系统 终端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具体涉及可寻址用户管理系统终端控制器。
背景技术
可寻址用户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吸取电信管理经验,并根据有线电视发展的现况和未来的需要而产生的。该系统由于户均成本低,安全性、可靠性高,面向未来发展规范化,而深受有线电视管理者的欢迎。低成本的广播终端控制器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我国有线电视产业中,各大有线电视台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收费难的问题。为了便于管理收费,各电视台之间推出了有线电视可寻址收费管理系统,而在该系统需要应用到终端设备。传统的有线电视系统称为单向系统,只能由电视台向用户传送电视图像信号,而无法达到双向控制的要求。目前常用的可寻址终端控制器主要包括关断型和加扰型,前者采用衰减电平的方式实现,操作不便;后者通过在用户画面上叠加一定的干扰条纹,提示用户缴费,但是均无法达到较好的收费效果。并且现有的终端控制器容易受到外部和内部的干扰,智能控制还达不到理想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可寻址用户管理系统终端控制器,最大限度的降低各部分之间的干扰,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并实现智能化控制。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可寻址用户管理系统终端控制器,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复位与监视电路、晶振电路、存储器、键盘、LCD显示器和电源,所述的复位与监视电路、晶振电路、D/A转换器、键盘、LCD显示器和电源均单向连接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上,存储器和RS232/RS485接口连接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上且双向导通。各部分均考虑抗干扰问题,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干扰对整个装置的影响,确保其具有足够高的可靠性。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复位与监视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三极管T和按键开关S,电阻R2、电阻R1、三极管T的发射极、三极管T的集电极和电阻R3依次串联连接组成闭合回路,其中的三极管T的基集连接电阻R1、按键开关S和电阻R2的公共端,按键开关S并联在电阻R1两端,在电阻R3的两端并联电容C1,电阻R1、按键开关S和三极管T的发射极均接地,电阻R3电容C1和电阻R2均接电源,在电阻R3和电容C1的公共端连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系统上电时提供复位信号,直至系统电源稳定后,撤销复位信号。为可靠起见,电源稳定后还要经一定的延时才撤销复位信号,以防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头分-合过程中引起的抖动而影响复位。复位电路增加了三极管,在电源电压瞬间下降时使电容迅速放电,一定宽度的电源毛刺也可令系统可靠复位,同时还起到带电电压监控功能。
所述的晶振电路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组成闭合回路的电容C2、电容C3和晶振X,其中的电容C2和电容C3均接地,在晶振X两端均连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所述的晶振X的频率为32kHz。晶振电路为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及其他电路提供工作时钟,是系统必须的重要电路,使用32KHz无源晶振,32KHz晶振频率输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中。
所述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型号为TMS320F2812。它是一款专用于控制的高性能、多功能、高性价比的32位定点DSP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专门的复位与监视电路和晶振电路,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各部分之间的干扰,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并实现智能化控制,借助于以太网实现了高质量的数字化语音信号传送和电源供电。
2、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按内部和外部两类单独分开供电,并采取隔离、滤波及接地等技术措施。内部电源负责TMS320F2812核心系统供电,并设有电压监视器,用于电源异常保护;而外部电源只与外部接口联系,进一步加强该装置的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为复位与监视电路;
图3为晶振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康特电子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康特电子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03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