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0301.7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8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陈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平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2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科 术后 康复 护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护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越来越大,造成我国存在大量的外科受伤患者,特别是腿部的外伤现象特别普遍,这类患者外伤后通常需要进行缝合手术,如果伴有神经或者韧带断裂伤则需要外固定,外固定后要达到临床愈合一般需要一到数月。拆除外固定后,由于之前的限位固定,患肢正常运动受到限制,影响到血液的良性循环和关节的灵活性,从而导致运动器官形态结构上的退化变形,对神经系统的恢复和肌肉力量的提高也极为不利。为此,为了促进患者的恢复,有效预防和减轻并发症,减轻疼痛,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人工协助患者做康复护理工作效率低、机动性较差、稍有不慎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而且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弹性带体,所述弹性带体的两侧设有束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体中间位置上表面设有定位片,弹性带体中间位置下面对应定位片的位置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的电动推杆包括安装在底座内的微电机、底座、导套和推杆,所述的微电机连接有控制开关,弹性带体中间位置中间有通孔,所述的推杆顶端与定位片旋接,所述的控制开关内包括触发器,所述触发器为时序逻辑电路。
上述一侧的束缚带上设有卡扣。
上述定位片为圆顶形。
上述弹性带体上设有多个透气小孔。
上述的定位片表面有海绵缓冲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电动推杆充气缓慢,有效的避免了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2、使用灵活,可以根据病情条件电动推杆行程。
3、电动推杆反复的升高降落,帮助患者完成了关节的屈伸,促进了患处的血液循环,加快了患者的恢复,有效的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弹性带体1,在弹性带体1的两侧设有束缚带3,所述一侧的束缚带3上设有卡扣,能够随时调节束缚带3的松紧度。
在弹性带体1中间位置上表面设有定位片2,定位片2为圆顶形。在弹性带体1中间位置下面对应定位片2的位置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的电动推杆包括安装在底座4内的微电机、底座4、导套5和推杆6,所述的微电机连接有控制开关。
本实施例中,在弹性带体1中间位置中间有通孔,所述的推杆6顶端与定位片2旋接。
使用时,定位片2置于膝关节下方腘窝部,电动推杆联动定位片2上升缓慢,可以有效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所述的控制开关内包括触发器。本实施例中的触发器为时序逻辑电路。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在于定时触发电动推杆,使之产生往复的升高降落,从而使关节完成了屈伸动作,促进了患处的血液循环,达到了康复护理的效果。
所述弹性带体1上设有多个透气小孔,增加患处的透气性。
所述的定位片2表面有海绵缓冲层。
本实用新型各零部件均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不再累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平,未经王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0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筋桁架生产线用储线、二次矫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立体感的剪纸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