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翻盖式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9959.6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1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洪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薇 |
主分类号: | B65F1/16 | 分类号: | B65F1/16;B65F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许玲爱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翻盖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桶,具体为翻盖式垃圾桶。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垃圾桶一种为脚踏式,使用者用脚踩脚踏位置时,通过传动机构将垃圾桶盖打开,该方式结构比较复杂,零部件比较多,成本高。另一种为在桶盖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旋盖,旋盖通过转轴设置在桶盖的槽内形成铰链结构,例如专利号为200720055534.X的结构,当手碰触旋盖的其中一端,旋盖便可翻开,方便投掷垃圾,并且旋盖会自动复位,比较方便。
但上述结构,旋盖的转轴与槽之间的设置并不完善,有时候旋盖还没回复到原位,就卡住了,并且旋盖的表面与桶盖的表面之间形成有错落的间隙。桶内垃圾袋的放置也不好放,有时候垃圾袋的袋口就直接从桶内伸出后用桶盖压住,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翻盖式垃圾桶,使得桶盖上的旋盖复位自如,垃圾袋可以方便内置在桶内,结构简单又实用。
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新型翻盖式垃圾桶,包括有桶体、桶盖以及设置在桶盖上的旋盖,旋盖的两侧设置有转轴,桶盖上具有安装槽,转轴卡入安装槽内实现旋盖和桶盖的铰链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为一柱体与圆珠的结合,安装槽的槽型与转轴相对应,在安装槽的端面上具有若干个固定孔,带有安装脚的卡片插入固定孔内实现转轴与安装槽的定位。
所述的桶体内部设置有定位环形圈,垃圾袋口被定位环形圈限在桶体上部的内壁上。
所述的定位环形圈上具有波浪形褶皱部分,波峰波谷的位置可以方便使用者取出环形圈。
所述的定位环形圈上还具有两个凸出部位,便于定位和取出。
所述的旋盖的上表面为平面,旋盖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具有一个弧形向下凸起,使得旋盖的重心低于转轴的铰链位置,可以实现翻盖后的自动复位。
所述的旋盖的表面为圆弧形,其圆弧面与桶盖的圆弧面相配合,旋盖的重心低于转轴的铰链,可以实现翻盖后的自动复位。
所述的转轴为不锈钢材质。
所述的桶体、桶盖以及旋盖为密胺材质。
所述的卡片为透明材质。
所述的固定孔为三个。
采用上述结构的翻盖式垃圾桶,转轴采用一柱体与圆珠的结合,转轴和安装槽的定位通过卡片进行固定,该转轴卡入安装槽后与旋盖之间形成的铰链结构的活动更为自如,旋盖复位无障碍,在旋盖复位后,旋盖与桶盖两者之间不会形成有错落的间隙。另,桶体内的定位环形圈可以很好的定位垃圾袋,定位和取出都很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又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盖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图4为图3中A所指部位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新型翻盖式垃圾桶,包括有桶体1、桶盖2以及设置在桶盖上的旋盖3,旋盖3的两侧设置有转轴4,桶盖2上具有安装槽5,转轴4卡入安装槽5内实现旋盖3和桶盖2的铰链连接,其中转轴4为一柱体41与圆珠42的结合,安装槽5的槽型与转轴4相对应,在安装槽5的端面上具有三个固定孔51,带有安装脚61的卡片6插入固定孔51内实现转轴4与安装槽5的定位。其中转轴4为不锈钢材质,桶体1、桶盖2以及旋盖3为密胺材质,转轴4和安装槽5的定位通过透明卡片6进行固定,该转轴4卡入安装槽5后与旋盖3之间形成的铰链结构的活动更为自如,在旋盖3复位后,旋盖3与桶盖2两者之间不会形成有错落的间隙。
如图3所示,桶体1内部设置有定位环形圈7,由于桶体1的开口比底部宽,垃圾袋口被定位环形圈7限在桶体1上部的内壁上。在定位环形圈7上具有波浪形褶皱部分71,波峰波谷的位置可以方便使用者取出环形圈。定位环形圈7上还具有两个凸出部位72,也是便于环形圈的定位和取出。
在如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旋盖3的上表面为平面,旋盖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具有一个弧形向下凸起31,使得旋盖3的重心低于转轴4的铰链位置,可以实现翻盖后的自动复位。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旋盖3的表面为圆弧形,其圆弧面与桶盖1的圆弧面相配合,旋盖3的重心低于转轴的铰链,可以实现翻盖后的自动复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薇,未经洪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99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