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开盲板的安全联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9933.1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8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忠;冯嘉;严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盛伟过滤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3/24 | 分类号: | F16J13/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素卿 |
地址: | 2131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开盲板 安全 联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开盲板的安全联锁装置,属于快开盲板压力容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快开盲板广泛应用在容器或设备上,集气站中过滤分离器,长输管道的收发球筒等,正常使用的过程中方便生产和操作,然而使用不当或者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就会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在操作人员打开过滤分离器的快开盲板时,未将过滤分离器中的压力完全释放,在压力的作用下,快开盲板突然打开,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有时,操作人员关闭快开盲板时,盲板未完全关闭时,压力容器就开始升压运行,导致压力容器发生爆炸,威胁操作人员声明安全。快开盲板的安全联锁装置,则能完全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当压力完全释放,安全联锁装置脱开后,方能打开快开盲板,快开盲板上安装了报警螺杆和安全锁,当容器内有余压时,安全锁的锁芯能够阻止操作人员取出报警螺杆,从而间接阻止操作人员开启门盖,防止事故发生。但是在现阶段使用的安全锁在制作和安装上较为复杂,长期使用性能不稳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可靠性带来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够承受高压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快开盲板安全联锁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快开盲板的安全联锁装置,包括报警螺杆,安全锁,端盖,活塞腔及其内的活塞杆,套筒和与之固定的套筒封头,所述报警螺杆与安全锁固定;所述活塞腔通过管道与快开盲板内的压力容器相连通;所述活塞腔置于端盖处,并且活塞杆穿过端盖,所述活塞杆的端部与套筒封头连接固定。
前述的报警螺杆连接处采用O型圈一和弹垫密封。
前述活塞腔的端口处设有O型圈二。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报警螺杆和安全锁合二为一,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避免了操作快开盲板时出现的安全问题,保证了生产过程中高度的安全可靠,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快开盲板的安全联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快开盲板的安全联锁装置包括报警螺杆1,安全锁4,端盖8,活塞腔5及其内的活塞杆6,套筒9和与之固定的套筒封头10,其中报警螺杆1与安全锁4固定,报警螺杆1的连接处采用O型圈一2和弹垫3密封,活塞腔5置于端盖8处,并且活塞杆6穿过端盖8,活塞腔5的端口处设有O型圈二7,用以提高活塞腔的密封性,活塞杆6的端部与套筒封头10连接固定。
使用时,当快开盲板内压力容器内有压力时,压力通过管道进入到活塞腔内,活塞杆在压力的作用下被顶出,带动与之相连的套筒封头及套筒被顶出,此时,报警螺杆插进口被套筒挡住,操作人员无法将加力杆插进插口旋动报警螺杆,快开盲板将不能打开,提醒操作人员设备内部有压力,不能操作。
当快开盲板内压力容器内无压力时,活塞杆回复原位,同时带动套筒封头及套筒回到原来位置,此时操作人员将加力杆插进插口,可旋出报警螺杆,这样可打开快开盲板。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详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相关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的变更及修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盛伟过滤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盛伟过滤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99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