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储水式超薄双内胆热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09865.9 | 申请日: | 2013-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6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冯孟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孟君 |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F24H9/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孟斌 |
| 地址: | 636069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储水 超薄 内胆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水式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磁储水式超薄双内胆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大部分采用传统的发热管加热,由于传统的发热管是放于金属内胆内的水中,经过反复加热后,发热管上附着大量的水垢,会造成发热管损坏和漏电,从而使热水器的水中带电,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漏电就会致人触电,造成人身伤害,同时降低热水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技术可靠成熟,真正实现水电分离,快速加热,安全可靠的电磁储水式超薄双内胆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磁储水式超薄双内胆热水器,包括主外壳,主外壳内安装有金属内胆,主外壳上设置有与金属内胆相通的进水管、出水管以及排污管,金属内胆与主外壳之间填充有保温层,其特征是,所述金属内胆由上内胆和下内胆组成,上内胆和下内胆之间设有连接管,主外壳两侧安装有左盖体、右盖体,左盖体内安装有水循环泵,水循环泵通过上水管和下水管分别穿过上内胆侧面和下内胆侧面将上内胆和下内胆构成水循环连通,对应上内胆另一侧面和下内胆另一侧面的右盖体内对应安装有两电磁加热装置,通过水循环泵使上内胆和下内胆内的水在电磁加热的同时循环流动。
采用该结构的电磁储水式超薄双内胆热水器,通过将主外壳内的内胆设置成双内胆形式(上内胆和下内胆),上内胆或下内胆的容量是传统单个内胆的一半,结合以电磁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和水循环泵的组合,该电磁装置与上内胆和下内胆(内胆材质可以为铁、不锈钢等其它可以电磁感应加热的金属体)构成电磁感应,即可使靠近电磁加热装置一侧的上内胆和下内胆内的分子运动产生摩擦后发热,加热上内胆和下内胆内的冷水,由于上内胆或下内胆的容积较小,加热速度较快,冷热水不容易混合,再配合另一侧的水循环泵,将上内胆和下内胆的水进行循环混合,如此循环地将上内胆或下内胆内的水加热至可使用状态,解决了只单独使用电磁加热时加热时间较长且水温不均匀的难题,又达到水电分离,同时又比单个金属内胆的加热效率有所提高,安全高效的目的,让沐浴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所述右盖体内腔通过中间隔板分隔为上容置腔和下容置腔,两电磁加热装置分别安装在上容置腔和下容置腔内,每个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电磁线盘、散热风机以及电路板,电磁线盘、散热风机、以及电路板分别固定在右盖体内,且电磁线盘靠近上内胆另一侧面;两电磁加热装置各自对上内胆和下内胆进行加热,结构成熟,使用时间长,实现水电分离式加热。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开挂式控制面板,与热水器内的电气部件相连。
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泄压阀;起到泄压作用
所上内胆和下内胆均为为圆筒形,左盖体和右盖体内的上内胆两侧面和下内胆两侧面为圆弧状;上内胆和下内胆两侧面设置成弧形体,使内胆可以承压10KG(1Mpa)以内而不变形,不漏水,有效提高内胆的承压能力,提高产品的整体寿命,圆筒形的内胆其承压能力强。
所述上容置腔内的右盖体侧壁开设有与散热风机相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对电路板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储水式超薄双内胆热水器,通过将主外壳内的内胆设置成双内胆形式(上内胆和下内胆),上内胆或下内胆的容量是传统单个内胆的一半,结合以电磁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和水循环泵的组合,该电磁装置与上内胆和下内胆(内胆材质可以为铁、不锈钢等其它可以电磁感应加热的金属体)构成电磁感应,即可使靠近电磁加热装置一侧的上内胆和下内胆内的分子运动产生摩擦后发热,加热上内胆和下内胆内的冷水,由于上内胆或下内胆的容积较小,加热速度较快,冷热水不容易混合,再配合另一侧的水循环泵,将上内胆和下内胆的水进行循环混合,如此循环地将上内胆或下内胆内的水加热至可使用状态,解决了只单独使用电磁加热时加热时间较长且水温不均匀的难题,又达到水电分离,同时又比单个金属内胆的加热效率有所提高,安全高效的目的,让沐浴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孟君,未经冯孟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98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伞中蝶结构
- 下一篇:纸质包边条连续成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