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压直喷汽油机的排气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9183.8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8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杰;靳素华;杨林强;张应兵;欧阳彩云;陈亮;姚巍;邹凯;朱浩杰;徐立强;刘俊;叶志伟;崔宁;穆芳影;黄海波;陈永祥;张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3/14 | 分类号: | F01L3/14;F01L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直喷 汽油机 气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压直喷汽油机的排气门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越来越匮乏,节能减耗已成为汽车发动机设计的主要要求,增压直喷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汽油发动机上,为了适应增压直喷技术带来的汽缸内温度的提升,一般使用空心充钠排气门来快速散热。现有的空心充钠排气门为一体式结构,制备时需要经历钻孔、灌钠及封孔的步骤,不但制备较为不便,使用时也容易封孔失效导致排气门损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不易损毁的增压直喷汽油机的排气门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增压直喷汽油机的排气门结构包括杆身和底盘;其中所述杆身一端设置有第一轴向凹陷,另一端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杆身设置有第一轴向凹陷的一端与所述底盘的颈部焊接;所述第一轴向凹陷内填充有金属钠。
优选地,所述底盘的颈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轴向凹陷,所述第一轴向凹陷和第二轴向凹陷连通。
更优选地,所述金属钠占所述第一轴向凹陷和第二轴向凹陷总体积的45%~55%。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向凹陷的内径为2.5mm~3.5mm。
优选地,所述底盘的端面设置有凹坑。
更优选地,所述凹坑为球形凹坑。
优选地,所述杆身的材质为5Cr9Si3钢,所述底盘的材质为21-4NWNb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增压直喷汽油机的排气门结构的杆身和底盘为分体结构,可以分别制造,制备较为方便,而且相对于现有排气门的封孔步骤而言,杆身与颈部焊接的连接方式可靠性高,不易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增压直喷汽油机的排气门结构实施例的杆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增压直喷汽油机的排气门结构实施例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增压直喷汽油机的排气门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杆身-1,第一轴向凹陷-11,环形凹槽-12,底盘-2,颈部-21,端面-22,第二轴向凹陷-23,凹坑-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压直喷汽油机的排气门结构包括杆身1和底盘2;其中所述杆身1一端设置有第一轴向凹陷11,另一端设置有环形凹槽12以与锁夹配合将排气门结构限位;所述杆身1设置有第一轴向凹陷11的一端与所述底盘2的颈部21焊接;所述第一轴向凹陷11内填充有金属钠。
为了更快地将底盘的高温传递到杆身,所述底盘2的颈部21的一端可设置第二轴向凹陷23,所述第一轴向凹陷11和第二轴向凹陷23连通。为了节省金属纳同时利于金属钠转化为液态流动传热,金属钠占所述第一轴向凹陷11和第二轴向凹陷23总体积优选为45%~55%,更优选地,占50%。
在满足使用强度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排气门的总重量和成本,所述第一轴向凹陷11的内径D优选为2.5mm~3.5mm,进一步地,第二轴向凹陷23的内径也可与第一轴向凹陷11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底盘2的端面22可设置凹坑24,凹坑24不但可增加燃烧室的容积,又可对燃烧室内气流进行导向,更利于燃烧室产生滚流。此外,气缸内压力会沿与凹坑24的弧形分散,减小排气门落座时的冲击力。优选地,凹坑24为球形凹坑。
杆身1和底盘2可采用同种材质,为满足不同的耐温需求,降低生产成本,杆身1和底盘2还可采用不同的材质,所述杆身1的材质优选为5Cr9Si3钢,所述底盘2的材质优选为21-4NWNb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气门,其中金属钠常温下为固体,在发动机正常运转时,排气门的温度远远高于钠的熔点97.72℃,钠随即变成液态,可在排气门内部流动,因钠具有良好的热传导能力,可使热量能很快从底盘2传递至杆身1,从而降低排气门底盘2的温度,提高排气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91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