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垫板可移动的反力架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8036.9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5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胡迟春;蔡垂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垫板 移动 反力架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桥架设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底垫板可移动、用于千斤顶的校验,同时也可用于大型混凝土构件、大型工件等各种材料的抗压检测的承载能力为10000Kn的反力架平台。
背景技术
根据铁道部TB/T-3043-2005标准规定,桥梁预应力张拉器材应每月校验一次。普通的反力架平台在校验千斤顶时,因千斤顶规格种类繁多,有些种类自重很大,人工搬运麻烦,给校验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各种规格及重量、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底垫板可移动的反力架平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底垫板可移动的反力架平台,包括底座,垂直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的上方固定地设置有上横梁,所述上横梁的下方设置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盘及可移动平台,所述底盘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可移动平台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且可沿底盘上表面来回移动,所述可移动平台上设置有油泵。
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平台与底盘6之间设置有用于减少摩擦阻力的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反力架的基础上,将底座设计为可移动平台,在实验室中,可先拉出底平台,使用吊装机将千斤顶吊起并放置在平台上,有效节省了人力又能避免在人工搬运过程中对精密仪器导致的磕碰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上横梁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底座; 2-立柱 3-上横梁;4-可移动平台;传感器 5-车轮; 6-底盘;7-油泵;8-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用文字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底垫板可移动的反力架平台,包括底座,垂直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立柱2,所述立柱2的上方固定地设置有上横梁3,所述上横梁3的下方设置有传感器8,还包括底盘6及可移动平台4,所述底盘6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可移动平台4设置于所述底盘6上且可沿底盘6上表面来回移动,所述可移动平台4上设置有油泵7。被测千斤顶可通过人力或机械放置于可移动平台4上,接着推动可移动平台4,即可将其推动至反力架框架内。
为减少可移动平台4与底盘6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可移动平台4与底盘6之间设置有用于减少摩擦阻力的滚轮5,省力的同时,减少可移动平台4与底盘6之间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原理及过程如下:
A、使用前应先检查反力架连接螺母是否有松动现象;
B、推动可移动平台4,将其推动至反力架框架之外;
C、将被测千斤顶放入可移动平台4的测试中心区,将其推回反力架框架内;
D、连接好千斤顶与油泵7之间的油管;
E、连接好传感器4与力值显示器之间的数据连接线;
F、接通电源后,预热5分钟,启动油泵7,按GJJ-621-2005(液压千斤顶检定规程)依次加载并读取力值显示器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80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辆用充电装置和电动车辆用充电系统
- 下一篇:优化的负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