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波形板除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7916.4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宣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远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9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波形 除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企业污水处理除砂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回转波形板除砂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工程中,污水水体中一般都会含有较多的砂。这里所说的“砂”是指与漂浮物不一样的固体颗粒,如:直径大于0.2mm的粹石、煤渣、果核、骨渣、种子及其它颗粒较大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通常在污水进入泵站、倒虹管、沉淀池之前都要设法将其中的“砂”去除,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减轻后续工艺流程中运动的机械零部件、污水泵和污泥泵等的磨损;还可以改善污水处理条件、减少管路的堵塞,降低污泥负荷;能避免砂粒在曝气池和污泥消化池中的累积,防止淤塞曝气头等等。目前,采用得较普遍的除砂方法是设置沉砂池,常用的有平流式沉砂池和曝气沉砂池。对于一般的污水处理工程来说,上述二款沉砂池已能满足除去污水中的“砂”的要求,但是,对于食品加工企业的污水处理工程来说,除“砂”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这是因为食品加工企业所排放的污水中通常含有较多的油脂、泡沫、藻类、粘稠的汁液等有机污染物,而这些有机污染物又会附着于各种“砂”的表面,使“砂”的体积膨大,比重变小,无法在沉砂池中沉降下来。虽然其中的曝气沉砂池用气流对水体进行扰动,使部分“砂”粒由于撞击而和有机污染物脱离而沉降下来,但有一些细小的气泡会附着于部分“砂”上反而起到气浮托升的作用,所以,总的效果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食品加工企业所排放污水的特殊性提供一种回转波形板除砂装置,克服目前常用的沉砂池对食品污水除砂效果较差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水道,在所述水道上横置有转轴,在所述转轴上装有轴套筒,在所述轴套筒上径向装有多支辐杆,在所述辐杆的外端装有波形板组,所述波形板组由多片于切线方向呈波形固定且有间距的波形板组成。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水道应设置于沉砂池的进污水端,也就是说,污水在进入沉砂池前,先要经过本实用新型的处理,而沉砂池只要采用平流式沉砂池,无需再行曝气。所述转轴应配备相应的转动机构进行带动旋转。当所述转轴旋转时,所述波形板组就会不断地切入污水水体中并在污水中划过,使流经所述波形板之间间隙的污水被剧烈地扰动而形成紊流、旋流等流态,增加了和增强了污水中所含有的“砂”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与摩擦的机会和力度,使黏附于“砂”粒表面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砂”粒在进入沉砂池后就能快速地沉降下来。而被剥离出来的有机污染物则会以浮渣的形式浮于污水水面上,很容易进行撇除。
本实用新型为了制造上的方便以及在运转时能比较受力均匀,所述辐杆的数量为3支或6支,并以所述转轴的轴中心线为对称轴,轴对称地设置。所述波形板组的转动方向为顺着所述水道的污水流动方向,也可以所述波形板组的转动方向为逆着所述水道的污水流动方向;前者在运行时对于转动机构的阻力较小,但对污水中的“砂”搅扰力度稍弱,适用于一般附着于“砂”粒表现的有机物含油脂较少、黏附力不强时;后者对污水水流的搅扰力度较强,去除附着于“砂”粒表面有机污染物也较彻底,但比较耗功。本实用新型不但大幅地提高了平流式沉砂池的沉砂效率,还使沉砂中的有机物含有量降低,给沉砂的后续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有预曝气、脱臭、消泡等作用。
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能耗不多,但却大幅度地提高了平流式沉砂池在处理食品加工厂所排放污水时的沉砂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辐杆为3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示图。图中:1、水道,2、转轴,3、轴套筒,4、辐杆,5、波形板组,6、波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应该尽可能地让波形板组5深浸入污水水体中,即让波形板组5的外边在运行时和水道的底面间隙较小,同时也应让水道1的两边壁与波形板组5二边的间隙较小,这样可以提高被搅扰污水的量比。由于水道1内流经的是污水,作业环境很差,污水的腐蚀性较强,辐杆4、波形板组5等容易被腐蚀和磨损,因此要加强检查和保养工作,如发现有破损,应及时换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远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远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79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