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射器装针机的倒针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7837.3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4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董仲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众望四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10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器 装针机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器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注射器装针机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系统中,一次性注射器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原因是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时,不必进行消毒处理,使用者只需要撕开外包装即可,其具有使用方便和安全卫生的优点。一次性注射器的特点对其生产过程提出了很高的卫生要求。一次性注射器生产过程包括装针、装针筒及倒针检测等操作,传统的生产过程均为人工操作,这种人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难以达到医用注射器的卫生安全标准。其中倒针检测是检验针管是否装反,即针管的尖锐端必须朝上安装于针筒上,检测过程中,由于注射器的针管较小,人眼检测时易产生疲劳现象,检测效率低,并且对眼睛的伤害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传统注射器的人工操作中的上述缺点,进行研究和设计,提供一种注射器装针机的倒针检测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检测效果好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注射器装针机的倒针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板,机架板的上表面一侧纵向对称固接支架及立板,立板位于支架之间;支架的上端固接水平固定板,水平固定板上固接第一吸光板;立板的中部横向固接计数感应器,立板的上端横向固接横板,横板位于水平固定板的上方,横板的一端部固接倒针检测感应器;机架板的上表面另一侧纵向固接固定座,固定座的中部横向固接气缸的缸体,气缸的缸杆固接夹紧装置;夹紧装置整体呈U型结构,其开口端横向设置并朝向立板,夹持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二吸光板及下板,第二吸光板与下板之间连接侧板,侧板与气缸的缸杆固定连接;第二吸光板的侧面具有第一凹槽,下板的侧面具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设置于夹紧块的同一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
第一凹槽呈三角形结构;第二凹槽呈U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注射器倒针人工检测方式,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及效果,并且设置次品计数感应器进行计数和记忆标记针管的位置,有利于后工位对次品的剔除操作,因此大大降低了次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板1,机架板1的上表面一侧纵向对称固接支架13及立板4,立板4位于支架13之间;支架13的上端固接水平固定板3,水平固定板3的上下表面分别固接第一吸光板6;立板4的中部横向固接计数感应器2,计数感应器2的前端靠近针筒11,针筒11置于针筒座12上,立板4的上端横向固接横板14,横板14位于水平固定板3的上方,横板14的一端部固接倒针检测感应器5,倒针检测感应器用于检测针管的尖锐端是否朝上;机架板1的上表面另一侧纵向固接固定座9,固定座9的中部横向固接气缸8的缸体,气缸8的缸杆固接夹紧装置7,夹紧装置7与水平固定板3之间具有放置针筒11及针管13的夹持空间;夹紧装置7整体呈U型结构,其开口端横向设置并朝向立板4,夹持装置7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二吸光板71及下板72,第二吸光板71与下板72之间连接侧板73,侧板73与气缸8的缸杆固定连接,第二吸光板71用于夹紧针管,下板72用于夹持针筒11;第二吸光板71的侧面具有便于夹持针管的第一凹槽75,下板72的侧面具有便于夹持针筒11的第二凹槽74,第一凹槽75与第二凹槽74设置于夹紧装置7的同一侧,由于针管较细而针筒较粗,第一凹槽75呈三角形结构,第二凹槽74呈U型结构。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中,一定数目的针筒11置于针筒座12上,为提高检测效率,计数感应器2及倒针检测感应器5包括分别与针筒相对应的多个,图2中为了清楚表示,故只画出一个计数感应器2及倒针检测感应器5,在此特别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众望四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众望四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78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