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强预应力组合支护桩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06138.7 | 申请日: | 2013-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3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叶喆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鼎(南通)管桩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 预应力 组合 支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桩,尤其涉及一种强度大、使用范围广的且符合工程需求的高强预应力组合支护桩。
背景技术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管桩的技术也日趋成熟,除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外,还广泛应用于桥梁、港口、铁路或水利工程等各领域。管桩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管桩)、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管桩)、薄壁钢管离心混凝土管桩(TSC管桩)。
但是,在工程支护领域中,混凝土管桩还未涉及。
目前,利用板砖用于工程支护,如:河堤支护、码头前沿支护、沿岸护坡、深基坑支护等领域。其与混凝土管桩相比,其强度及抗弯性能远远不及,因此,采用板砖用于工程支护,不能保证工程质量。
因此,需要开拓混凝土管桩的功能,充分利用混凝土管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代替板砖用于河堤支护、沿岸护坡等基坑支护的,具有较大强度及抗弯性的高强预应力组合支护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强预应力组合支护桩,通过圆柱形管桩依次排开而成;
管桩包括:圆柱形混凝土空心桩及内置于混凝土空心桩内的钢筋笼;
管桩两侧,即于圆形直径两端,分别设有对称轴向设置的注浆孔,注浆孔的截面成半圆形;
相邻两管桩的半圆形注浆孔结合成以圆形,注浆孔内填筑混凝土。
由此,管桩依次排开,形成一整体,代替板砖用于基坑支护,与板砖相比,具有较高的强度,提高了工程质量,保证了工程安全;另外,设置注浆孔,注浆孔内填筑混凝土不仅使管桩间连接紧密,同时有效阻挡水、土从连接缝中溢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管桩的钢筋笼由若干沿混凝土空心桩轴向延伸,且成环形分布的预应力钢筋以及焊接在预应力钢筋外周的环形箍筋构成,预应力钢筋均匀分布或不均匀分布。由此,根据不同的抗弯要求设置预应力钢筋的根数及分布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强预应力组合支护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强预应力组合支护桩,主要应用于工程支护,如:河堤支护、码头前沿支护、沿岸护坡、深基坑支护等领域,代替传统的板砖,具有较高的强度及抗弯能力,提高了工程质量,保证了工程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高强预应力组合支护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高强预应力组合支护桩中管桩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高强预应力组合支护桩。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强预应力组合支护桩,通过圆柱形管桩11依次排开而成。管桩11两侧,即于圆形直径两端,分别设有对称轴向设置的注浆孔2,注浆孔2的截面成半圆形;相邻两管桩的半圆形注浆孔2结合成以圆形,注浆孔3内填筑混凝土4。
如图2所示,管桩11包括:圆柱形混凝土空心桩1及内置于混凝土空心桩1内的钢筋笼。管桩11的钢筋笼由若干沿混凝土空心桩1轴向延伸,且成环形分布的预应力钢筋3以及焊接在预应力钢筋3外周的环形箍筋构成,预应力钢筋3根据不同的抗弯要求设置预应力钢筋的根数及分布方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强预应力组合支护桩,主要应用于工程支护,如:河堤支护、码头前沿支护、沿岸护坡、深基坑支护等领域,代替传统的板砖,具有较高的强度及抗弯能力,提高了工程质量,保证了工程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鼎(南通)管桩有限公司,未经国鼎(南通)管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61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