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阻抗修正模型的电能表辐射噪声预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5652.9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4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马宇明;李林;高佳;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1000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阻抗 修正 模型 电能表 辐射 噪声 预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阻抗修正模型的电能表辐射噪声预估系统,属于电子设备安全与可靠性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电能表辐射噪声是国家强制检测项目,其严重影响周围其它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引起电网谐波波动。现有3m法电波暗室等实验系统仅能在产品生产后确定其是否满足国家标准,如GB9254-2008,其造价较高,一般企业难以承受。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基于阻抗修正模型的电能表辐射噪声预估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阻抗修正模型的电能表辐射噪声预估系统,该系统造价较低,且能够在产品研发阶段通过实验确定电能表辐射噪声的大小,有助于缩短电能表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本实用新型基于阻抗修正模型的电能表辐射噪声预估系统,由绝缘桌板、被测电能表、高频电压探头、频谱分析仪或EMI接收机、电脑组成,其特征是:被测电能表的信号传输线缆平铺在绝缘桌板上,高频电压探头的探针与被测电能表的信号传输线缆的端头接触,高频电压探头的输出端与频谱分析仪或EMI接收机的输入端用屏蔽线缆连接,频谱分析仪或EMI接收机的GPIB口与电脑的GPIB口用屏蔽线缆相连,电脑中安装频谱分析仪或EMI接收机的驱动程序,能够采集频谱分析仪或EMI接收机的测量结果。
系统使用方法:
第一步: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组装本实用新型基于阻抗修正模型的电能表辐射噪声预估系统。
第二步:测定被测电能表的信号传输线缆的长度,计为l;
第三步:启动电能表、电脑、频谱分析仪或EMI接收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四步:将高频电压探头的探针紧密接触被测电能表的信号传输线缆的端头;
第五步:启动高频电压探头;
第六步:利用电脑控制频谱分析仪或EMI接收机,测量高频电压探头检测到的电压信号,计为VP;根据高频电压探头的转移阻抗Z,计算被测电能表的信号传输线缆电压信号的实际值V,其中
V=VP·Z
第七步:根据l确定被测电能表的信号传输线缆对应的特征波长λ0和特征频谱f0,其中
λ0=l/4 f0=c/λ0=4c/l
式中,c为光速,即3×108米每秒。
第八步:根据f0将被测电能表的信号传输线缆电压信号V划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F1和F2。其中,在频段F1中,信号频率f≤f0;在频段F2中,信号的频率f>f0。
第九步:分别计算频段F1和F2对应的辐射阻抗,其中
对于频段F1而言,辐射阻抗R1为
式中,λ为被测电能表的信号传输线缆中电压信号频谱f对应的波长,即
λ=c/f
对于频段F2而言,辐射阻抗R2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56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