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厚板大中型平板冲压件的出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5404.4 | 申请日: | 2013-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9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胜;刘立如;严昌贤;王可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B21D4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厚板 大中型 平板 冲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属于高端装备中用于加工汽车五金零件的冲压模具,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中厚板大中型平板冲压件的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一些较大型的平板类产品或一些大产品,产品单量不大,生产周期不长,生产设备难达到要求,因此采用多工位级进模生产,不但模具制造成本高,模具制造周期长,且不具备经济性,实用性原则,所以大多采用冲孔落料简单成形等多工位级进模+单工位模生产工艺。又因为产品表面质量要求较高,产品不允许表面刮花等不良出现,而原有的工艺采用通过出料槽出料又因产品半成品与出料槽摩擦阻力过大,造成出料不顺或堵料现象,并造成批量产品表面刮花,使产品表面质量不能达到客户要求,即便通过打磨产品表面,也增加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成本,生产效率低下,造成出货不及时且产品质量不过关,生产过程中浪费太多,产品的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减少产品与出料槽的摩擦阻力,提高出件速度,减少产品刮花,提高产品表面质量,并能提高生产效率与成品率的中厚板大中型平板冲压件的出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中厚板大中型平板冲压件的出料装置,包括出料底座,在出料底座上至少装设有两个轴承支架,每一个轴承支架上间隔装设有若干个轴承。
优选地,所述任意两个相邻轴承支架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每一个轴承支架上的任意两个相邻轴承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而言,所述轴承支架与出料底座的连接方式为点焊连接、紧固件连接或铆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厚板大中型平板冲压件的出料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构造一出料底座,在出料底座上至少装设有两个轴承支架,每一个轴承支架上间隔装设有若干个轴承。所述轴承支架与出料底座的连接方式为点焊连接、紧固件连接或铆接。该中厚板大中型平板冲压件的出料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出料装置结构简单易制作,制作成本不高,维护方便,轴承可重复使用,同一类型产品可共用出料装置。
2)出料迅速,产品不会相撞或相互接触而刮花产品表面,确保产品质量,减少后续打磨或不良率,提高产品质量。
3)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操作人员操作动作与停机清理产品动作,使产品生产效率提高2~3倍。
4)结构新颖,可操作性强,针对同类产品与非同类产品出料均具有类似借鉴作用,使用前景广泛。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厚板大中型平板冲压件的出料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厚板大中型平板冲压件的出料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厚板大中型平板冲压件的出料装置装设在下模座上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厚板大中型平板冲压件的出料装置装设在下模座上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4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厚板大中型平板冲压件的出料装置的最佳实例,并不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图2,提供一种中厚板大中型平板冲压件的出料装置,包括出料底座1,在出料底座1上至少装设有两个轴承支架2,每一个轴承支架2上间隔装设有若干个轴承3。
进一步而言,优选地,所述任意两个相邻轴承支架2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每一个轴承支架2上的任意两个相邻轴承3之间的间距相等。
所述轴承支架2与出料底座1的连接方式为点焊连接、紧固件连接或铆接。
所述出料底座1的形状为槽钢型或扇形。
图3、图4、图5和图6示出了如何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厚板大中型平板冲压件的出料装置装设在下模座4上,下模座4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出料口,可根据出料口的形状来设计出料底座1的形状,使出料底座1的形状与出料口的形状相适应,在本实施中其装设有两个出料装置。
工作时,当压力机带动上模座5下运行,装设在上模座5上的脱料板先接触加工件,压力机继续下行,上脱板在下模座4的反作用力下上行,此时上模座5上的落料凸模下行将工件6切断落料,工件6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向下掉落到出料装置的轴承3上,由于出料装置安装时呈一定的角度,因此工件6在自重的作用下滑出下模座4到运输带上运走。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信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信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54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调节式铜棒收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制造U型工件的折弯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