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固结试验的浮环式固结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04467.8 | 申请日: | 2013-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9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 发明(设计)人: | 罗强;孟伟超;付铭川;张良;蒋良潍;陈坚;刘钢;阮红风;张正;刘孟适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 代理人: | 陈树明 |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固结 试验 浮环式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固结试验的浮环式固结容器,属于土工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固结试验是一类常用的获得岩土工程土体参数的试验,该类试验通过测定在一定时间内的一定压力作用下的试样压缩变形,进而计算出土体的各类压缩指标和固结系数等,以期为工程设计提供计算参数和评价指标,对地基和路基等土工结构物的设计和建造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固结容器是固结试验用固结仪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于放置固结试验用的试样,并将压力从固结仪的加压框架传递到试样,同时为试样提供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的饱和(针对于饱和土)或非饱和(针对于非饱和土)的试验水环境。现有的固结容器有固定式和浮环式两种。
图1是现有的固定式固结容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示出,其组成是:水槽(1)、水槽(1)内底面居中放置的下透水板(4’),下透水板(4’)上放有试样(8),试样(8)外周部紧密套有环刀(7),环刀(7)外部套有护环(2’),试样(8)上表面放有上透水板(5),上透水板(5)外周部套有导环(3),上透水板(5)上放有加压上盖(6),导环(3)下部内缘开有导环槽(3a),导环槽(3a)与环刀(7)顶部配合。其下透水板的直径大于环刀内径,同时也大于护环的内径,护环与环刀均置于下透水板之上,环刀与下透水板不能竖向相对移动。试验过程中,固结仪的加压框架通过加压上盖、上透水板向环刀内的试样施加压力,使试样受压,由于环刀与下透水板不能发生竖向相对移动,因此相对于环刀,试样产生由上向下的单向压缩变形,相对于环刀的压缩位移全部发生在同一个方向上。环刀侧壁与试样间的环壁摩擦力对试样压缩变形干扰大,试验结果误差大,试样变形数据偏小,应用于工程设计时则偏于危险。
对于浮环式容器,其结构略有不同:其上、下透水板直径相同,均小于环刀的内径,试验时需将试样对中放置在下透水板的正上方,以保证下透水板不会触碰到环刀下边缘,环刀与上、下透水板均可发生竖向相对移动。试验过程中,固结仪的加压框架通过加压上盖、上透水板向环刀内的试样施加压力,使试样受压,由于环刀与上、下透水板均可发生竖向相对移动,因此相对于环刀,试样既产生由上向下的压缩变形,也产生由下向上的压缩变形,相对于环刀的压缩位移基本均匀地发生在两个方向上,环刀侧壁与试样间的环壁摩擦力对试样压缩变形干扰小,试验结果误差小,试验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浮环式容器存在的问题是:下透水板预先放置在水槽底部,试样连同环刀及护环一起去对中下透水板,由于水槽操作空间小,且护环的外径大于下透水板,在对中时只能凭经验和感觉进行对中;试样放上后,上部的护环完全遮挡住下透水板,肉眼完全无法观察二者的相对位置,从而无法确定环刀与下透水板是否对中,极易对中失败。对中失败,则使环刀侧壁有位于下透水板正上方的部位,并导致下透水板的另一端与环刀内壁有较大空隙,对试样的受力及变形会产生很大影响,无法实现浮环式容器双向压缩试样的功能,从而导致试验失败,需重新更换试样,重新对中。因此,使用现有的浮环式容器进行试验,环刀对中操作非常麻烦和困难,试样安装成功率低,试样浪费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固结试验的浮环式固结容器,该种浮环式固结容器,操作简单,试样安装成功率高,试验误差小,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固结试验的浮环式固结容器,包括水槽、水槽内底面居中放置的下透水板,下透水板上放有试样,试样外周部紧密套有环刀,环刀外部套有护环,试样上表面放有上透水板,上透水板外周部套有导环,上透水板上放有加压上盖,导环下部内缘开有导环槽,该导环槽与环刀顶部配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护环的下部向内凸起,形成圆环状的内凸台;所述的下透水板的直径等于或略小于内凸台的内径,护环置于水槽内底面套住下透水板;所述的内凸台的内径等于或略小于环刀的内径,其高度低于下透水板的高度;所述的护环的高度大于下透水板的高度与环刀的刃口高度之和,小于下透水板的高度与环刀高度的和再减去导环槽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44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式自适应转向管柱溃缩吸能系统
 - 下一篇:教学用水浮力演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