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探伤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4260.0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0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培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欧能达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探伤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探伤仪作为一种检测物体内部情况的仪器,在工业生产中已被广泛使用。现有的探伤仪种类很多,但这些探伤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整个探伤仪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所有的工作都在仪器上操作完成。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必须长时间的手持探伤仪设备进行操作,劳动强度大。尤其像电磁涡流探伤仪这类体积大分量重的探测仪,对操作人员而言不可能长时间进行手持操作,尤其对于女性操作人员,更为明显。这类探伤仪最大的弊端就是使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从而间接的降低了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大幅度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探伤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探伤仪,包括主机、探测头,所述主机和探测头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主机包括cpu控制模块、模拟采集电路模块、高压发射电路模块、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将电能传送至所述cpu控制模块和高压发射电路模块,所述高压发射电路模块将高压激励信号传送至探测头,所述探测头将采集信号传送至模拟采集电路模块,所述模拟采集电路模块将信息传送至cpu控制模块,所述cpu控制模块将控制信息传送至模拟采集电路模块和高压发射电路模块,所述cpu控制模块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信号相互传送。
本实用新型的探测仪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无线通讯模块,增加这一模块后可以将现有探测仪的显示控制模块分离出来,使用时不再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手持操作,可以将检测仪器背在身上或者放置现场进行操作。检测仪器将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终端直接对检测仪器进行控制。同时,可以随时将检测数据进行动态连续或者静态保存在移动终端上,极大的方便了检测数据的分析和管理。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机还包括usb接口模块,所述usb接口模块与cpu控制模块相连接。通过usb接口模块可以将主机和移动终端通过数据线连接,cpu控制模块可以将信息通过usb接口模块传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也可以将信息通过usb接口模块向cpu控制模块传送。通过数据线连接主机和移动终端稳定性更佳。
作为对上述两种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机还包括显示控制模块,所述显示控制模块与cpu控制模块相连接。这一结构的探测仪可以实现两种控制方式转换。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探测仪既能够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又能够很好的实现对检测数据的分析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探测仪的结构图
图2为第一种实施例探测仪工作原理框架图
图3为第二种实施例探测仪工作原理框架图
图4为最佳实施例探测仪工作原理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2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探测仪包括主机1、探测头2,所述主机1和探测头2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主机1包括cpu控制模块、模拟采集电路模块、高压发射电路模块、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所述cpu控制模块分别与模拟采集电路模块、高压发射电路模块、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高压发射电路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探测头2连接,所述探测头2与模拟采集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将电能传送至所述cpu控制模块和高压发射电路模块,所述高压发射电路模块将高压激励信号传送至探测头,所述探测头将采集信号传送至模拟采集电路模块,所述模拟采集电路模块将信息传送至cpu控制模块,所述cpu控制模块将控制信息传送至模拟采集电路模块和高压发射电路模块,所述cpu控制模块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信号相互传送。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探伤仪是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所述主机1上还包括usb接口模块,所述usb接口模块与cpu控制模块相连接。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所述主机1上还包括显示控制模块,所述显示控制模块与cpu控制模块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欧能达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欧能达检测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4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车载安全防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荷补偿结构半导体晶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