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硝催化剂模块抗磨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3899.7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9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邵伟科;孙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伟科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模块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硝催化剂测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脱硝催化剂模块抗磨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厂、锅炉尾气处理系统中,为减少尾气烟尘中的脱硝排放,需使用脱硝催化剂对尾气烟尘中的含硝气体吸收净化,脱硝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磨损,直接安装使用后,因不能测量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会影响烟气脱硝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了一种脱硝催化剂模块抗磨试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脱硝催化剂模块抗磨试验装置,包括:高压离心风机、风道、对比催化剂模块箱、自动给沙机、孔板流量计、实验催化剂模块箱、旋风分离器、收集槽、尾气收集管道、布袋式除尘器;高压离心风机设置有两路风道,一路风道与对比催化剂模块箱相连,另一路风道依次连接自动给沙机、实验催化剂模块箱、旋风分离器,两路风道汇合于尾气收集管道处,尾气收集管道与布袋式除尘器相连;在自动给沙机与高压离心风机之间的风道上安装有孔板流量计;旋风分离器出沙口处设置有收集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自动给沙机、收集槽上分别设置有承重模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自动给沙机采用气密性结构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实验催化剂模块箱上设置有压差式压力变送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旋风分离器出沙口上安装有电动卸灰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可以模拟显示出烟尘对脱硝催化剂模块的磨损状态,通过对比计算得知实验脱硝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2)通过孔板流量计可以测风速、通过自动给沙机可以控制沙子流量,整体实现对沙子磨损实验的可调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脱硝催化剂模块抗磨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压离心风机、2-风道、3-风道、4-对比催化剂模块箱、5-自动给沙机、6-孔板流量计、7-实验催化剂模块箱、8-旋风分离器、9-收集槽、10-尾气收集管道、11-布袋式除尘器、12-承重模块、13-承重模块、14-压差式压力变送器、15-电动卸灰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硝催化剂模块抗磨试验装置,包括:高压离心风机1、风道2,3、对比催化剂模块箱4、自动给沙机5、孔板流量计6、实验催化剂模块箱7、旋风分离器8、收集槽9、尾气收集管道10、布袋式除尘器11、承重模块12,13、压差式压力变送器14、电动卸灰阀15;高压离心风机1设置有两路风道2、3,一路风道2与对比催化剂模块箱4相连,另一路风道3依次连接自动给沙机5、实验催化剂模块箱7、旋风分离器8,两路风道2、3汇合于尾气收集管道10处,尾气收集管道10与布袋式除尘器11相连;在自动给沙机5与高压离心风机1之间的风道3上安装有孔板流量计6,用于测量风量;自动给沙机5采用气密性结构设置,可以防止风道3上的风向上进入自动给沙机;自动给沙机5上设置有承重模块12,对给沙重量进行承重计量;实验催化剂模块箱7上设置有压差式压力变送器14,可以对实验催化剂模块箱7两侧压力进行计算,并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显示;旋风分离器8出沙口上安装有电动卸灰阀15,根据收集沙子重量,自动打开控制;旋风分离器8出沙口处设置有收集槽9,收集槽9上安装有承重模块13,可以对收集沙子进行承重计量。
工作时,孔板流量计6测量风道3内的风量,承重模块12记好重量的沙子通过自动给沙机5流入风道3,风道3中风量带动沙子穿过实验催化剂模块箱7,在风量穿过实验催化剂模块箱7时对催化剂模块产生磨损,压差式压力变送器14显示压力变化;旋风分离器8对风道3中沙子与风量进行分离,当分离出的沙子达到一定重量时,电动卸灰阀15打开,沙子流入收集槽9进行收集重新利用,收集槽9内的承重模块13显示沙子重量;风道2、3内多余的风量通过尾气收集管道10输送到布袋式除尘器11内进行除尘、过滤。
该脱硝催化剂模块抗磨试验装置可以模拟显示出烟尘对脱硝催化剂模块的磨损状态,通过对比计算得知实验脱硝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伟科,未经邵伟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38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珠丝杠螺母的磨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槽筒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