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泪道引流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2679.2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8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遵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遵敬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A61F9/0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3205 | 代理人: | 张雨红 |
地址: | 157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泪道 引流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泪道引流支架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泪小管、鼻泪管及泪小点狭窄、阻塞,以及泪囊炎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常用泪道引流管由于管外引流不够,导致拔管后泪道容易再闭合;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吻合口由于炎性分泌物或血凝块因素可导致吻合口狭窄或再闭合,均可导致手术失败,使手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泪道引流支架,用于泪囊炎、泪道狭窄和泪囊鼻腔吻合术后,起到支撑和管外可冲洗及一定程度上的管外引流以防止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吻合口狭窄或闭锁,巩固和加强泪囊炎、泪道狭窄以及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手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设有硅胶帽,硅胶帽为一端封闭的纵截面呈“U”形的管体,引流管设于硅胶帽的封闭端并与硅胶帽连通,硅胶帽于封闭端的内壁连接有用于与引流管自由端打结的结扎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它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造价低、方便操作及治疗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硅胶帽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它包括引流管1,所述引流管1的一端设有硅胶帽2,硅胶帽2为一端封闭的纵截面呈“U”形的管体,引流管1设于硅胶帽2的封闭端并与硅胶帽2连通,硅胶帽2于封闭端的内壁连接有用于与引流管1自由端打结的结扎线3。
所述硅胶帽2的壁上设有若干通孔4。所述硅胶帽2的壁上设有若干向内凹的引流槽5。所述硅胶帽2的封闭端于其与引流管1结合处下方的内壁上设有悬挂部6,所述结扎线3连接在该悬挂部6上。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泪囊炎单纯置管引流、泪囊鼻腔吻合术后(硅胶帽长度调整为1厘米)及泪囊炎合并泪道狭窄时。使用方法为,扩张上泪点,插入带导丝探针(泪囊鼻腔吻合术中进入术野,泪囊炎进入下鼻道),导出导丝,将引流硅胶管游离端插入导丝孔内,回拉探针及导丝,硅胶管自上泪点出;扩张下泪点,插入探针,将4号线自鼻腔或吻合术野拉出下泪点,再将硅胶管用线拉入鼻腔或术野,硅胶帽即被置于鼻泪道中,或置于泪囊吻合口处,后者须将硅胶帽剪至1厘米左右,将结扎线与引流硅胶管打结后置于鼻腔,3-6个月剪断内眦部硅胶管,自鼻腔拉出。
本实用新型每周冲洗1次,连续3次,后每半月冲洗2次,由于硅胶帽上设有通孔及引流槽结构,在冲洗时,可及时冲洗掉肌体组织分泌物,防止粘连,从而保证了手术成功率,提高了手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遵敬,未经王遵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2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